2025年5月14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我国汽车产销双双突破1000万辆大关,分别完成1017.5万辆和100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9%和10.8%,创下历史同期新高。其中,4月单月产销分别为261.9万辆和259万辆,环比受春节后市场调整影响有所回落,但同比仍保持近10%的稳健增长。
新能源车“挑大梁”,渗透率逼近50%
在整体市场增长中,新能源汽车表现尤为亮眼。前4个月新能源车销量同比激增46.2%,占新车总销量的42.7%;若聚焦乘用车市场,新能源渗透率已突破50%,意味着每卖出100辆私家车,超半数搭载电动化动力系统。插电混动车型占比接近新能源销量的一半,纯电与增程式技术路线同步扩张,加速重构传统燃油车市场格局。比亚迪以138万辆的销量领跑全行业,小鹏、理想等新势力紧随其后,而吉利、长安等传统车企转型成效显著,销量均超80万辆。
政策驱动与自主品牌崛起
全国以旧换新政策及地方补贴的加码成为市场爆发关键。截至4月底,以旧换新政策累计带动消费270.5万辆,预计全年为市场贡献200万至250万辆增量。与此同时,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攀升至68.7%,同比提升8.1个百分点,头部车企如比亚迪、奇瑞通过技术升级与全球化布局,在出口市场表现强劲。前4个月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同比增长52.6%,占整车出口总量的三分之一,插混车型海外销量更是实现翻倍增长。
挑战与未来展望
尽管市场增势强劲,车企仍面临利润空间压缩、合资品牌承压等挑战。日系、美系品牌销量普遍下滑两位数,部分企业通过低价高配策略积极应对。行业分析指出,随着全球碳减排政策深化,中国新能源产业链优势将进一步释放,但出口市场需持续突破技术壁垒与贸易壁垒。
2025年车市“开门红”印证了电动化转型的不可逆趋势,也为下半年市场竞争埋下伏笔。在政策与技术的双轮驱动下,中国汽车产业正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