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电动车车主终于不用再当"过街老鼠"了!各地最近冒出来的那些"暖心政策",看得人鼻子一酸——原来管理部门也会讲人话啊。
还记得前两年交警满大街追着电动车开罚单的阵仗吗?我认识个送外卖的老李,去年因为没戴头盔被罚了50块,蹲在马路牙子上抹眼泪。那可是他跑二十单才能挣来的血汗钱!现在江西搞的"首违不罚"就像给老李们递了张后悔药,第一次犯错先给个警告,这TM才叫人性化。但你说早干嘛去了?非得等老百姓被罚得怨声载道才想起来要"春风化雨"?
柳州那个微信上牌简直打了所有衙门的脸。以前办个牌照要请半天假,排队排到腿抽筋,现在动动手指就搞定。这不就是证明以前的折腾纯属脱裤子放屁?更讽刺的是山东整治充电桩乱收费,那些黑心商家把充电桩当老虎机,充10块非得让你预存50块,这不就是明抢吗?现在要求明码标价,早该这么干了!
最让我破防的是贵州把考场搬进村里。70岁的张大爷考三轮车驾照这事儿,网上吵翻了天。城里人嚷嚷着"老人反应慢危险",可你们知道农村老人要骑车运化肥吗?要送孙子去十里外的学校吗?站着说话不腰疼!那些坐在空调房里拍脑袋定规矩的人,什么时候能低头看看泥土里的真实人生?
但别高兴太早。河南邓州开始收牌照费,明摆着是"温柔一刀"。现在说得好听是提醒,过阵子是不是又要举着罚款单追着老百姓跑?还有四川给的三年过渡期,到期后那些换不起新车的老百姓怎么办?政策的口子开得再暖,要是最后落到实处的还是罚款经济,那不就是换汤不换药的把戏?
说到底,管理不是猫捉老鼠的游戏。老百姓要的不是三天两头的"专项整治",而是能骑着电动车体面活着的权利。这些新政策总算摸着点门道——管人要管心。就像教孩子,巴掌和糖都得有,但得知道什么时候该给糖。下次再定规矩的时候,能不能先问问街边送外卖的、田里种地的、厂里打工的:这么管,你们疼不疼?
(此时无声胜有声地望向窗外飞驰而过的电动车大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