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2025款AION S,零跑B01实力怎么样?

在新能源车市的激烈竞争中,10万元级纯电轿车市场始终是兵家必争之地。零跑B01与AION S作为这一细分市场的代表车型,凭借各自的技术亮点和市场策略吸引着消费者的目光。当2025款零跑B01以"智能越级"的姿态登场,与AION S的"均衡家用"路线形成鲜明对比,究竟谁能在价格战与配置战中脱颖而出?让我们从核心维度展开深度解析。

动力性能:后驱架构VS前驱调校

零跑B01搭载的后置后驱布局赋予其218匹马力的澎湃动力,百公里加速仅需6.5秒,后驱特性带来的动态响应让驾驶者能清晰感受到每一次油门踏下的推背感。对比AION S的前置前驱架构,136匹马力虽能满足日常通勤,但6.5秒的加速成绩与零跑B01形成明显差距。底盘调校方面,零跑B01与Stellantis玛莎拉蒂团队联合开发的悬挂系统,通过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组合实现86%的得房率,过减速带时的滤震干脆利落。而AION S的前麦弗逊+后扭力梁悬挂虽成本更低,但面对复杂路况时的滤震表现稍显逊色。

对比2025款AION S,零跑B01实力怎么样?-有驾

智能配置:激光雷达VS实用派

零跑B01将高阶智驾门槛拉低至10万级,27个感知硬件组成的Leapmotor Pilot系统堪称同级标杆。128线激光雷达的加入,使其在暴雨大雾等极端天气下的探测精度提升40%,配合高通8295芯片实现的30TOPS算力,让全速自适应巡航、自动泊车等26项功能流畅运行。反观AION S虽配备4颗摄像头和3颗超声波雷达,但仅支持基础的倒车影像和定速巡航,智能化配置明显偏保守。值得注意的是,零跑B01的3D灵动桌面能根据环境实时切换主题,这种沉浸式交互体验在15万级车型中都属罕见。

对比2025款AION S,零跑B01实力怎么样?-有驾

空间设计:魔术拓展VS实用主义

零跑B01的4770mm车长与2735mm轴距组合,在紧凑型车中创造出B级空间体验。后排腿部空间达3拳富余,配合28°人体工学靠背设计,长途乘坐舒适性得到保障。更令人惊喜的是"百变副驾空间"设计,6个魔术拓展孔支持折叠桌板、收纳盒等配件安装,将车内空间利用率提升至新高度。AION S凭借4810mm车长和2750mm轴距同样提供宽敞的乘坐空间,453L的后备箱容积与比例放倒功能满足家庭出行需求,但在创新空间解决方案上略显传统。

对比2025款AION S,零跑B01实力怎么样?-有驾

安全性能:越级防护VS成熟体系

零跑B01在安全配置上展现越级思维,全系标配贯穿式侧气帘和27合1热管理系统,-30℃低温下续航达成率仍能保持88%。激光雷达+多传感器融合的辅助驾驶系统,在实测中实现98%的自动变道成功率。AION S则延续广汽在三电系统的深厚积累,宁德时代电池组配合ESP车身稳定系统,构建起成熟的主被动安全体系。两车在安全领域的较量,本质上是新势力创新与传统厂商经验的碰撞。

对比2025款AION S,零跑B01实力怎么样?-有驾

性价比博弈:技术普惠VS口碑沉淀

零跑B01以10.58-13.58万元的定价,将激光雷达、高通8295芯片等高端配置下放至10万级市场。这种"技术普惠"策略使其在智能配置维度超越比亚迪秦PLUS、小鹏P5等竞品。而AION S 11.98万元的起售价虽高出零跑B01约1.4万元,但依托广汽品牌背书和5年/10万公里质保政策,积累了庞大的用户基础。对于注重科技体验的年轻用户,零跑B01的品价比更具吸引力;而追求稳妥选择的家庭用户,AION S的市场验证优势更为明显。

在新能源汽车快速迭代的当下,零跑B01与AION S的较量折射出行业两种发展路径:前者以技术突破重构价值标准,后者以成熟体系保障用户信任。当消费者在展厅对比这两款车型时,实质是在选择未来出行方式的进化方向——是拥抱智能科技的先锋体验,还是延续可靠稳定的传统优势。答案或许不在参数表上,而在每位用户对汽车生活期待的具象化之中。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