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CarPlay,相信众多苹果车主都对其倍感亲切。作为苹果精心打造的车载交互系统,CarPlay凭借其快捷的响应速度、优雅的界面设计以及高效的Siri语音控制,赢得了众多iPhone用户的青睐。甚至有不少安卓用户为了体验CarPlay,特地购买了如iPhone SE等老旧机型来配备自己的爱车。
通常情况下,合资品牌特别是美系品牌普遍支持CarPlay功能,例如雪佛兰和别克的全系车型(福特是个例外)。令人惊讶的是,雪佛兰旗下的科鲁泽1.3T车型,尽管价格亲民,却也配备了无线CarPlay功能。此外,法系、德系、日系等品牌也大都支持CarPlay功能。而在国产汽车品牌中,奇瑞、传祺等品牌的多款车型也都具备了这一功能。
然而,随着百度CarLife、华为Hicar等车载系统的崛起,越来越多的新车开始不再支持CarPlay功能。国产车自不必说,合资车中,韩系车成为了一个显著的代表。目前,现代和起亚在国内销售的新款车型大多不再支持CarPlay(而19款及之前的车型仍支持)。例如,现代的主力A级轿车第七代伊兰特,以及SUV车型IX35、途胜等,起亚的K3、K5等热销车型都未能配备CarPlay功能。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据传韩系车目前采用的车载系统主要是百度的CarLife,该系统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即安装了CarLife后,便无法再安装CarPlay(尽管这一说法被法系车所打破,因为法系车同时支持CarLife和CarPlay)。其次,成本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使用CarPlay需要向苹果支付授权费,并且需要通过苹果的MFI认证以及购买MFI芯片。尽管韩系车在国内的销量有所下滑,但车企仍然会尽可能控制成本。此外,建设自家车载系统也是车企的考量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国内市场的韩系新车大多不支持CarPlay,但在北美市场乃至全球其他地区,这些车型却都支持CarPlay功能。现代和起亚的多款主销车型在苹果官网的CarPlay支持列表中均有出现。这不禁让人好奇,为何国内市场与其他地区的支持情况存在如此大的差异。至于CarLife的实际使用体验如何,相信用过的车主们心中自有答案。
面对国内韩系新车普遍不支持CarPlay的情况,车主们并非完全束手无策。通过购买CarLife转接CarPlay的转接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CarPlay的功能。然而,这种方法往往会导致更高的延迟、频繁的掉线或断连等问题,并且还需要额外花费购买转接盒的成本。因此,对于追求便捷和稳定车载体验的车主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虽然转接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CarPlay的兼容性问题,但车主们仍然希望现代和起亚等车企能够在未来的新车中,既建设自家的车载生态系统,又保持对CarPlay的支持,给予用户更多的选择权。毕竟,车载系统的使用体验如何,最终还是应该由用户说了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