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ZR-V半年仅售605台,性价比为何不敌丰田卡罗拉锐放_

说真的,本田ZR-V致在国内这行情,着实令人唏嘘。

那边厢,海外新款摩拳擦掌,定价与国内相仿,这无异于给国内潜在买家出了一道算术题,更得细细盘算一番。

本田ZR-V半年仅售605台,性价比为何不敌丰田卡罗拉锐放_-有驾

这车吧,配置清单洋洋洒洒,诸如全景天窗、BOSE音响、Honda SENSING,一股脑儿倾泻而下,奈何销量就是不见起色。

近半年区区605台的实绩,用“泯然众人矣”来形容,怕是也不算过分。

莫非本田在技术上有所阙如?

断然不能苟同。

第四代i-MMD混动系统,以其燃油经济性和平顺性著称,Honda SENSING亦属主流驾驶辅助之列。

本田ZR-V半年仅售605台,性价比为何不敌丰田卡罗拉锐放_-有驾

可癥结在于,置身于国内这片紧凑型SUV的血海,仅凭配置堆砌便可高枕无忧?

未免过于天真。

价格,自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ZR-V致在的起步价逼近16万元大关,反观邻居丰田卡罗拉锐放,仅需不足13万便可将其收入囊中。

马自达CX-5更是祭出杀手锏,直降至12万余元。

此番对比之下,ZR-V致在的性价比优势瞬间荡然无存。

本田ZR-V半年仅售605台,性价比为何不敌丰田卡罗拉锐放_-有驾

或许有人会辩驳,本田的金字招牌熠熠生辉!

然则在此价位区间,大众探歌亦虎视眈眈,且定价旗鼓相当。

同为合资品牌,本田的品牌溢价,似乎并未如想象般坚挺。

归根结底,在15、6万这个价位,可供选择的车型琳琅满目,大众、丰田、日产,哪一家不是身经百战的宿将?

消费者对这些车型早已了如指掌,口碑亦有目共睹,ZR-V致在想要脱颖而出,谈何容易。

当我们习以为常地将症结归咎于“定价偏高”之际,是否忽略了另一重关键因素:消费者的诉求已然嬗变?

本田ZR-V半年仅售605台,性价比为何不敌丰田卡罗拉锐放_-有驾

往昔购车,人们或许更看重品牌格调、配置丰俭,认为开出去倍有面子。

而今时今日呢?

实用性、性价比,方为圭臬。

同样的预算,我既能购得空间更宽绰、油耗更精省的座驾,亦或干脆添些银两,购入更高一级的SUV,又何必对你ZR-V致在另眼相看?

更遑论,现如今的汽车市场,内卷程度堪称匪夷所思。

造车新势力异军突起,前沿科技、智能化配置层出不穷,打得传统车企措手不及。

本田ZR-V半年仅售605台,性价比为何不敌丰田卡罗拉锐放_-有驾

消费者被各种新颖概念、全新体验所俘获,对传统合资车的兴致,自然日渐式微。

与大众认知相悖的是,消费者对汽车的期许,已然从单纯的代步工具,升华为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

他们渴求的是更具个性化、更富智能化的产品,而ZR-V致在,在这方面,显然尚有精进空间。

这不禁令人联想到数年前甚嚣尘上的“匠人精神”。

彼时,人们认为日本车企造车一丝不苟、品质精良,堪称“匠人精神”的典范。

时过境迁,时代已然变迁,“匠人精神”固然弥足珍贵,但更重要的是创新求变、迎合市场需求。

本田ZR-V半年仅售605台,性价比为何不敌丰田卡罗拉锐放_-有驾

仅凭近半年的惨淡销量,便足以佐证问题的严峻性。

ZR-V致在若再不痛定思痛,恐将难逃被市场洪流所吞噬的厄运。

它务必殚精竭虑,将自身的优势昭告天下,并于众多竞品中彰显其与众不同之处。

否则,再尖端的技术、再丰富的配置,亦不过是徒有其表的摆设。

究其根本,消费者购车,终归考量的是物有所值与否,能否契合自身需求。

而在当下这个“卷”到天际的时代,稍有不慎,便会被无情地拍倒在沙滩之上。

归根结底,这车亟需深思熟虑,如何才能令普罗大众对其趋之若鹜。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