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配置的隔音效果、转向手感以及油门、刹车的脚感均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这些方面均值得给予一致的高度评价。转向系统几乎无虚位,随速增益设计出色。油门与刹车反应线性,可轻松控制车速,脚感Q弹,阻尼与回弹恰到好处。然而,转向手感在调至最重时仍略显轻盈。
底盘表现则需分开讨论。MAX版本得益于空气悬挂的支持,可实现从舒适到运动的灵活调节。虽然舒适模式可能更适合广大驾驶者,但对我而言,行驶质感稍显偏软,细碎的回弹与跳动略多。在运动+模式下,尽管底盘已调至最硬,我仍觉得稍显偏软。这并非SU7的问题,而是我对其运动性能的期待过高。抛开个人期待,这款底盘在30万价位内堪称出色,若从高级感角度评价,可名列前茅。
标准版的悬架表现与MAX版的舒适模式相近,但按我的标准来看,略显偏软,侧倾和多余跳动较多。然而,在20万价位内,其表现依然优秀,行驶质感与空悬版本高度一致,非常流畅。就像用精致的大马士革刀切割嫩豆腐一般。
在动力表现方面,两个版本在初段加速时非常接近,因此日常使用中,标准版的动力足够满足需求。MAX版本在地板油初段加速时同样柔和,但中后段加速迅猛,电机调校呈现出大排量自然吸气的感觉。
总体来说,我个人更倾向于标准版,但无法选装空气悬挂确实令人遗憾。标准版的底盘减震调校和转向阻尼对我来说略显偏软和轻,这或许是小米为了迎合更广泛驾驶者的感受所做的调整。我认为作为主打运动的车型,调校可以更激进一些。
当然,在20万这个价位上,客观地讲,这样的产品力与运动性能已经足以跻身市场前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