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底,全国高速公路收费新规即将全面落地。 这一政策涉及计费方式、车型分类和优惠政策三大调整,直接影响每一位车主的钱包。 有人欢呼“以后跑高速能省一半钱”,也有人担忧“部分路段涨价36%”。
真相究竟如何? 不同车主将如何受益或受影响? 本文将用最直观的案例和数据,解析新规下的真实出行成本。
对于家用车车主而言,新规带来的最直接变化是计费方式从“一次性缴费”变为“分段计费”。 车辆在高速上每经过一个智能计费门架,系统就会自动记录里程并实时扣费,最终在出口统一结算。
这种模式避免了以往“跑半程按全程收费”的不公平现象,短途出行和中途下高速的费用更加合理。
车型分类的调整让8座、9座车车主成为最大赢家。 新规明确将9座及以下小型客车统一归为1类车,享受与5座车相同的收费标准。 这意味着,原本被划为2类客车的8座、9座车,百公里费用从90元降至45元,直接节省一半开支。
部分地区还推出了针对特定收费站的“更优计费”规则。 例如,昌九高速的南昌北站、九江站对ETC客车实行以离收费站最近互通为计费点的规则,开放式路段免费通行,进一步降低了短途出行成本。
货车计费方式迎来重大变革。 全国统一按轴计费标准,二轴车细分為1类(总质量小于4.5吨)和2类(总质量大于4.5吨),收费系数分别为1和1.8。 这种分类方式减少了重量测算误差带来的计费争议,让合规货车的通行成本更加透明可控。
空车返程优惠成为货车司机的又一利好。 多地试点“重量+里程”复合计费,空载车辆可享受费用减免。 珠海部分高速对空驶货车实行费用减半政策,敦当高速的新能源货车空驶优惠高达57.5%。 湖北谷竹高速对连续行驶100公里以上的3-6类ETC货车给予40%通行费优惠。
针对超限运输的惩戒措施也同步加强。 收费站安装动态称重系统,超载10%以上将触发累进加价机制,每超载1%加收5%通行费。 超限车辆还会面临车道拦截、驾驶证扣分和罚款的联合惩戒。
ETC用户在新规下享受多重优惠。 全国基础95折优惠保持不变,11个省份还推出了“省级优惠+ETC折扣”的叠加政策。 山东济莱高速、浙江杭州绕城高速的ETC用户最高可省25%,部分路段甚至实行通行费全免。
错峰折扣试点在广东、江苏、四川三省份展开。 广深高速非高峰时段通行费打7折,车主通过调整出行时间,单次可省18元,月省近400元。 ETC设备同步升级“双模识别”功能,在ETC信号失灵时可自动切换车牌付兜底,提升了系统容错率。
预存优惠同样吸引眼球。 新办ETC用户预存1000元通行费可获得200元消费券,覆盖服务区餐饮、加油等场景。 这些措施进一步增强了ETC的实用性。
长永高速全线27公里永久免费,长沙市区至黄花机场的通行成本归零。 湖北监江高速东延段、武松高速仙桃至洪湖段对ETC车辆实行5折优惠。 贵州周末高速优惠延续,周五至周日ETC客车通行费减半。
新能源车福利加码。 甘肃敦当高速对空驶新能源货车给予57.5%通行费减免,河南、山东等七省对氢能货车实施全免政策,电动货车享受7折优惠。 京津冀地区新能源车使用ETC可叠加9%绿色补贴,百公里通行成本最低至45元。
江西推出的“走里程送里程”政策创新性十足。 车辆在永武高速特定区间累计通行里程,次月可获赠等额或1.5倍免费里程。 这种“多跑多优”模式尤其利好高频通行车辆。
部分路段收费标准上调是事实。 6月以来,全国3.5万公里高速公路调整收费标准,部分从每公里0.36元涨至0.49元,涨幅约36%。 这些路段多为新建、改扩建高速或原有收费标准偏低路段,调价主要为覆盖养护成本。
分时段收费机制在多地试行。 工作日早晚高峰收费上浮15%,夜间下调25%-30%。 这种差异化定价旨在引导错峰出行,缓解拥堵。 交通部门数据显示,该机制预计可使高峰期车流量减少12.8%,夜间通行量增加18.5%。
交通运输部强调,调整遵循“总体平稳、结构优化”原则,不会导致全国范围大幅涨价。 大多数主干线收费标准保持稳定,车主可通过ETC优惠和错峰出行抵消部分影响。
高速收费新规下,你的出行习惯会因此改变吗? 是选择安装ETC、调整出行时间,还是探索新的通行路线? 欢迎分享你的省钱策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