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新能源车价格战打到肉搏阶段时,宁德时代与吉利汽车于近日签署全面电动化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在行业成本焦虑与技术瓶颈双重挤压下,这次牵手藏着更深远的谋局。
现在,电动车行业正经历艰难时刻。一边是上游锂价过山车引发供应链剧烈波动,一边是终端价格战压缩全链条利润空间。整车厂与电池巨头各自为战,技术研发重复投入,资源浪费严重。吉利自研电池布局多年却难撼动规模壁垒,宁德时代虽稳坐龙头也需面对车企“去宁化”暗流。各自困境恰为深度协同提供了契机。
此次合作直指行业三大痛点:
技术协同破内卷:联合研发将打通各自技术壁垒,避免低水平重复投入。宁德时代麒麟电池、神行超充等顶尖技术有望更快适配吉利高端纯电架构,而吉利对极端工况的数据积累也能反哺电池安全性能优化。双方从“互相防备”走向“开放共创”。
平台融合降成本:双方计划推动电池包与整车平台深度融合。统一接口标准与模块化设计,将大幅压缩开发周期与制造成本。据行业经验,平台化融合能使电池包成本大为降低,这对深陷价格战的车企堪称“及时雨”。
超级供应链抗波动:双方将共同构建“矿产-材料-电池-回收”全链路韧性体系。正如有报道曾指出的,稳定可控的供应链是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石。这种深度绑定能有效对冲资源价格剧烈波动,保障产能稳定输出。
此次合作标志着新能源产业链正跨越简单买卖关系,向“共生型生态”跃迁。宁德时代与吉利共同投入技术、共享数据、共担风险,形成超越契约的深层互信。这种模式若成功,将重塑整车厂与核心零部件企业的协作范式,从零和博弈走向价值共创。
当“全栈自研”光环渐退,产业链深度协同的价值正被重新审视。宁德时代与吉利的战略升级,既是应对当下红海竞争的务实选择,更是为未来产业格局投下的重要砝码。当巨头放下戒备深度握手,一个更高效、更稳定、更具韧性的新能源产业生态体系,或许正加速到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