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ton对转子发动机的尝试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由David Garside领导的团队在BSA工厂首先开发出单转子原型,继而研制出排量588cc的双转子风冷发动机,并在1987年将其装入限量100台的Norton Classic上市销售。Classic采用了这台转子发动机的原始风冷方案,最大输出约79hp,相当于当时本田CBR600F的中量级性能水平。
由于转子机热量大,Classic在发动机散热方面采用了深鳍片加内置鼓风冷却的设计,吸入的空气既用于冷却机件,也进入燃烧室,有助于控制温度和改善燃油蒸发效果。底盘方面,Classic装配了传统的钢制车架、38mm伸缩式前叉和双后避震,前轮配备碟刹,后轮为鼓刹,这种经典架构虽显陈旧,却因复古外形与稀有发动机而广受关注。
在Classic停产后,Norton于1988–1989年间推出了水冷改进版Commander和水冷赛道版F1。Commander在原有双转子基础上加入了水冷风扇和更大油箱,产量约300台,以提升耐久性和续航力;F1则配备水冷外壳及增压水泵,功率提升至约95hp,最高时速可达250km/h,并在1992年爱尔兰曼岛TT Senior比赛中夺冠,成为Norton的最后辉煌之一。
尽管这些转子车型在技术上颇具前瞻性,但因制造成本高昂、维护复杂且产量有限(Classic 100台、Commander约300台、F1约200台),商业表现平平,最终未能为Norton带来持续的盈利。然而,它们因“世界首款量产双转子摩托车”身份和独特的机械结构,如今在收藏圈享有盛名,多家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均有珍藏,成为摩托发展史上重要的技术里程碑。
从Classic到F1,Norton转子项目不仅验证了转子发动机在两轮车上的可行性,也为后来轻型航空和赛车领域的转子应用奠定了基础——如MidWest AE110R等衍生产品便受益于此项技术经验。尽管最终成为概念试验的“孤儿车”,但Norton在转子发动机摩托化道路上的探索,无疑丰富了工业设计史,也为后世热爱技术创新的骑士们留下了珍贵的传承。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