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车牌揭秘:从历史到现行的全解读

在香港,购车的价格和款式选择都相当丰富,这无疑为许多渴望在香港拥有车辆的朋友们带来了便利。而购买车辆后,选配一块独一无二的车牌,则成为了一件极具趣味的事情。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香港车牌的相关知识。

香港车牌,也被称为香港车辆注册号牌,是车辆在道路上行驶的必备标识。它由运输署负责管理,并在车头和车尾各需展示一张。每块车牌都采用反光物料制成,黑色字体,尺寸在8至11厘米之间。车头车牌以白底黑字呈现,而车尾则采用黄底黑字。这种规格设计源于英国的BS AU145a标准,因此每块车牌上都印有这一标准细字。此外,香港车牌的数字编号不以“0”开头,且车牌上不会出现“I”、“O”及“Q”字母,以避免与数字“1”和“0”混淆。自1983年5月31日起,香港开始使用现行的车牌标准,而在此之前,不同类型的车辆如巴士、小巴、私家车以及的士和货车等,都曾采用过不同的车牌颜色和字体设计。

民用车辆的登记号码遵循一套特定的规则。这些号码通常由两个英文字母和一组1至4位的数字组成,例如“XX1234”。在早期,1至20号车牌为政府高官及议员所持有,而从21号开始,这些车牌才面向公众发行。

登记号码的发行历史也颇具趣味。最初,车牌号码仅由数字组成,从1发行至9999。随后,引入了“HK”字头,即“HK1”至“HK9999”,之后又出现了“XX”字头,这一变化源于一个偶然的误会。当时,负责签发车牌的警司发现“HK”字头已用完,便随手打了两个交叉,意为随意选用两个字母,然而实际发出时却误以为这是“XX”字头。随着“XX”字头用尽,当局决定按照英文字母顺序,从“AA”字头发起。

在车牌的发行过程中,还预留了某些号码供特定类型的车辆使用。例如,4字头的四位数字(4000至4999)登记号码专为巴士和的士预留,而5字头的四位数字(5000至5999)则预留给货车。后来,这一制度被取消,所有车辆均统一发牌。此外,8字头的四位数字(8000至8999)登记号码曾专为政府车辆预留,后改用“AM”字头。

在发行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些有趣的故事。例如,“BA”与“BF”牌并未发行,据说是因为“BA”可能与“AB”混淆,也可能被解读为“British Army”(英军),而“BF”则代表英文脏话“Bloody Fool”,尽管有市民戏称其意为“British Fool”(英国人很愚蠢)。同时,为了满足内地车辆穿梭深港两地的需求,“FU”及“FV”牌也被特别抽起供其使用。在2003年香港主权移交后,运输署还开放了“BA”及“BF”牌的竞投。

此外,还有一些特定地区专用的车牌字头。例如,长洲的机动三轮车就专用了“V V”(Village Vehicle)牌。这些独特的车牌制度不仅为香港的车辆管理增添了色彩,也为车主们带来了不少乐趣和话题。
某些特定的字头也被特别抽起,以供不同类别的车辆使用。例如,“AM”字头专为政府车辆所设,“LC”字头则专供立法会车辆。在2000年之前,“RC”和“UC”字头曾分别用于区域市政局和市政局的车辆。截至2014年10月,香港的车牌发行已进展至“SZ”字头。

1)车牌背后的故事

某些车牌号码看似普通,却蕴含着特殊的意义。例如,HK 1这个车牌号码,它代表着从一号开始计算的第10,000个车牌;而AC 5则象征着第50,000个车牌的诞生。以此类推,AH 10、AK 3468等号码,每一个都承载着特定的历史意义。同时,我们也期待着NZ 300(尚未发行)这一未来号码能揭晓其背后的故事。

2)1至10号车牌

在车牌的世界里,1至10号车牌往往承载着特别的含义。这些号码,虽然看似简单,却可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背景或独特的纪念价值。随着车辆数量的不断增长,这些珍贵的车牌号码愈发显得稀罕和珍贵,令人不禁想要探寻它们背后的故事。

3)1至10号车牌的历史变迁

在过往,1至10号车牌一直是政府官员车辆的专属。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除了“1”号车牌依然保留其特殊地位外,其余无字母车牌已逐渐走向公开拍卖市场。如今,这些珍贵车牌的持有人,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4)1至10号车牌的持有者

时任香港警务处处长的王明维,被誉为“一哥”,曾是1号车牌的持有者。郑公时、赵世曾、刘銮雄、邵逸夫(已故)、香植球(已故)、罗定邦、杨受成以及容永道(已故)等人,都曾是2至10号车牌的持有者。其中,杨受成在1994年3月19日以1300万港元的高价竞得了9号车牌,这一价格不仅创下了香港的历史纪录,甚至一度成为全球最昂贵。尽管后来该纪录被阿联酋打破,但9号车牌仍稳居全球第七。而在2008年2月23日运输署举行的车牌拍卖中,“18”号车牌以1,650万港元的高价成交,刷新了香港的纪录。

5)特别车辆车牌详解

在香港,特别车辆的车牌有着特定的标识和含义。其中,“A”字头车牌主要用于消防处救护车及救护电自行车,流动伤者治疗车和乡村救护车则使用“F”字头车牌,医疗辅助队救护车则采用“AM”字头车牌。而医院管理局及圣约翰救伤队的救护车则使用民用车牌。

此外,“T”字头车牌属于临时车牌,红字白底,供无正式车牌车辆使用,如试车或左軚车等。其字尾则专为挂接车拖架设计。值得注意的是,“A”字头车牌最多可包含三个数字,“F”字头则最多四个,而“T”字头无论字头还是字尾,都可包含最多五个数字。

另一方面,双字母车牌也有其特定的含义。“AM”字头用于一般政府车辆,如警车、邮政车等。“LC”字头则是立法会车辆专用,其中“LC 1”通常为立法会主席的座驾。“ZG”字头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车辆。“UC”和“RC”字头曾为前市政局和区域市政局车辆专用,但在2000年解散后并入“AM”。

此外,“CS”、“FS”、“SJ”和“CJ”字头则分别代表主权移交前的布政司、主权移交后的政务司长、律政司司长以及香港终审法院首席法官的专用车辆,这些车牌均不含数字。

6)政府车辆与车牌

在香港,政府车辆必须由持有政府车辆执照的司机驾驶,这些司机的收入均属于香港公务员的薪级点范围内。然而,自1997年金融风暴以来,为了应对人力资源的不足,政府开始雇佣更多合约员工来驾驶各部门车辆,这导致并非所有政府车辆都配备“AM”字头的车牌。

7)行政长官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区徽

在香港,行政长官的专用车辆没有特定的登记号码,而是以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徽作为标识。而在香港主权移交之前,香港总督的专用车辆则是以英国皇冠作为车牌的象征。

8)解放军驻港部队车牌

驻港英军车辆的登记号码格式为2个数字配2个字母再加2个数字,例如“15KL44”。而在香港主权移交之前,驻港解放军曾短暂使用过未发行过的AD7xxx字头车牌,现已统一改为“ZG”车牌。

“ZG”车牌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车辆,是汉语拼音“ZhuGang”(驻港)的缩写。这类车牌不受香港运输署管辖,亦非由运输署发放。自中英香港政权交接、解放军驻守香港以来,一直使用此“ZG”车牌,且发牌前已与相关政府部门沟通,但具体细节未公开。

值得注意的是,驻港解放军所使用的“ZG”车牌,其字体和车牌大小参照的是中国大陆汽车牌号标准,采用西德字体,与香港一般车牌的字体和尺寸有所不同。然而,车牌的颜色则遵循香港车牌规格,即前方为白底黑字,后方为黄底黑字。此类车牌同样不受运输署管理。

9)香港优秀人才入境计划

香港优才计划旨在吸引优秀人才来港定居。每年配额为1000人,申请人需满足基本资格条件,并通过“综合计分制”或“成就计分制”进行评分。只要任一评分达到标准,便可向香港政府递交移民申请,与其他申请人共同竞争配额。一旦配额获批,申请人及其家人便可移居香港。

申请条件概览:

  • 申请人必须本科毕业并持有学士学位或以上学位;
  • 申请人需在综合计分制中达到80分或以上;
  • 无需在香港进行投资;
  • 平均审批时间约为12个月;
  • 无语言及顶尖技术要求。

10. 香港专才雇主招聘计划

香港专才计划,又称“香港输入内地人才计划”,旨在吸引具备认可学历的内地优秀人才和专业人士来港工作,以填补香港的人才空缺。该计划包含两个子计划:“专才雇主招聘计划”和“专才自雇创业计划”。

申请条件如下:

  • 申请人必须本科毕业并持有学士学位或以上学历;
  • 申请人已获得香港本地雇主的聘用,且所从事的工作与其学历或经验相关;
  • 申请不受配额限制,亦不局限于特定行业;
  • 平均审批周期为3至6个月。

11. 香港专才自雇创业计划

该计划面向那些具备本科以上学历,并在香港真实运营实体业务或成立分公司,以派遣主申请人担任香港公司负责人或管理层的专业人士。此外,申请人还需确保拥有实际办公场所并雇佣本地员工,同时不受配额和特定行业的限制。

12. 香港进修移民计划

中国内地居民有机会通过申请香港的大学学位,赴港深造。在完成学业并获得学位后,他们将获得香港IANG签证,从而有权在香港就业。通过工作方式续签,只要满足7年的通常性居住要求,便可申请成为香港永久居民。此移民项目不仅时间高效,费用经济实惠,还能同时获得国际学历与香港身份。

13)香港DSE高考计划

该计划适用于初三毕业及以上、年满19周岁的学生。成功申请者将有机会参加香港高考DSE,并凭借优异成绩进入香港大学本科阶段的学习。

14)香港副学士升学计划

该计划面向应/往届高中毕业生,要求具备高考成绩或高中成绩证明。特别强调,申请者的高考成绩需达到二本线以上,且英语单科成绩需超过90分。满足这些条件的申请者,将有机会通过该计划升入香港各大高校的副学士课程。

15)香港本科高年级入学计划

该计划面向已获得专科及以上学历的申请者,要求能提供在校期间的成绩单。此计划旨在为希望直接来港攻读本科三/四年级的学生提供机会。

16)香港硕士研究生计划

申请香港硕士研究生,需要具备学士或以上学历,或为大三在读学生。同时,需要提供大学期间的成绩单,以及相关的英语考试凭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