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紧凑型SUV在大街小巷较为常见,年轻家庭用户买来通勤代步,尽管其中大多数车型以自主品牌新能源为主,但续航够用,而且功能配置丰富,价格对于三四线城市的用户群体也比较亲民,平时若是不跑长途的话,偶尔还能带着一家人去郊区露营放松,算是比较方便的。当然若是将预算圈定在15万以内,可选的车型虽然很多,但人们乐于选择的车型还是趋于热门的那几款,例如比亚迪的元PLUS智驾版,亦或是吉利银河星舰7 EM-i。其实除了我们比较熟悉的品牌以外,今年新上市的零跑B10也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选择,新车官方指导价9.98-12.98万元。
作为一款十万级新能源SUV,零跑B10之所以受到市场大量的关注,与它的“高配低价”打法不无关系,11.98万元的价格配激光雷达,这在同级别车型中十分少见。此外,新车上市至今也有一段时间了,首批车主对这款车的评价也还不错。但说实话,这批车主在选择零跑B10之前也是蛮纠结的,他们多数认为零跑汽车的市场知名度稍逊于主流品牌。
但从零跑汽车今年上半年的季度表现来看,又打消了零跑B10首批车主的一部分焦虑。首先从价格上来说,零跑B10和元PLUS定位相当,但价格优势突出,入门款510舒享版不仅价格便宜1.6万元,CLTC纯电续航还多了80km,并且全系车型基于400V高压平台打造,SoC电量从30%充至80%仅需19分钟,补能效率表现和竞品相比更为出色,倘若出趟远门,在快充桩上可以节省更多等待时间。关键更多的续航里程进一步压低了日常出行的用车成本,以前燃油车正常通勤代步使用一周得50元左右,现在换上零跑B10还是同样的使用场景,用车成本降到了10元以下,充电快还省钱,对首批车主来说,确实挺实用的。
要说零跑B10为什么能将前沿的科技配置下放到对手没有的入门级市场,这与零跑汽车这些年大力投入自研开发的努力有很深的关系。例如零跑B10采用的Leap 3.5架构,将传统200+ ECU缩减至22个,线束长度从行业平均2000米缩短到996米,减少了28%的线束成本,中央域控技术整合座舱、智驾、车身三域功能,进一步压缩了硬件冗余。同时零跑汽车同一系列车型零部件共享率高达85%,自研的CTC 2.0电池底盘一体化使电池包和电机系统的成本下降到6000元左右,通过大量自研设计实现了成本可控。更重要的是,Leap 3.5架构还支持迭代升级,后续车型也可复用现有的技术模块,摊薄前期的研发费用。
也正是基于Leap 3.5架构的技术优势,尽管零跑B10仅有常规紧凑型SUV的体积,但它实际内部空间表现可观,轴距达到了2735mm,对比元PLUS而言,轴距增加15mm,同时得房率达到了同级少见的86%。实测下来,后排地台为纯平设计,将前排座椅调整到合适的坐姿后,身高1米77的成年男性坐在二排时,腿部纵向空间约有2拳间距,而且靠背角度适中,横向宽度也较为适宜,日常5人出行乘坐不觉得太拥挤。
当然啦,作为一款拥有高阶辅助驾驶功能的纯电紧凑型SUV,在零跑B10首批车主眼里,这款车的辅助驾驶系统硬件配置也是非常给力的。新车提供两款激光雷达版本,并为之适配了高通骁龙8650和骁龙8295两款高成本算力芯片,提升了日常出行的智能交互体验。此外,零跑还与Stellantis集团(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和标致雪铁龙集团合并,旗下拥有玛莎拉蒂、阿尔法·罗密欧、道奇、RAM、JEEP等知名汽车品牌)进行合作,搭载了LMC一体化运动控制技术(传统豪车配置),在合作方的底盘调校技术、爆胎稳定技术等加持下,这款车的日常安全性和智能体验也是可以满足大众用户群体的。
结语
那么就9.98万起售的价格来说,零跑B10有什么理由卖得不好呢?难道还是因为品牌不给力么?要知道上半年国内乘用车市场格局的风向已经有明显变化,合资汽车品牌的溢价普遍下滑,国产新能源车开始大量冲击市场更高端的大型车豪华市场,打破了以往的汽车消费认知。而随着新能源车的普及,未来三四线城市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快充桩投入使用,对于零跑B10这一类的纯电家用SUV来说,日常场景使用适配性还是很强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