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掌舵人魏建军近日抛出一番话,颇具玩味:“有些厂商坐拥V6、V8,实则徒有其表,不过是借力打力,给合作伙伴的技术换个马甲。”这话锋直指某些车企,看似风光无限,实则不过是挂羊头卖狗肉。
他断言,眼下国内车企里,真正在大排量引擎上握有独门绝技的,唯长城一家。
这话听来豪气干云,但细细咂摸,又让人云里雾里。
都什么年月了,新能源车都快把燃油车卷铺盖走人了,怎还有人执迷于V8?
是为情怀买单?
还是另有图谋?
不得不说,长城这步棋,有点“逆行”。
瞧瞧当下,各家车企都在倾囊相助电动化,巴不得把燃油车部门直接扫地出门。
长城这边,却冷不丁祭出4.0T V8引擎,还声称纯自主研发,这番操作,着实令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有人揣测,这纯粹是亮肌肉,想佐证自家技术底蕴深厚。
毕竟,在汽车圈,自研引擎始终是道技术鸿沟。
能跨越过去,的确能提升品牌格调。
但也有人认为,这完全是南辕北辙,徒耗资源。
盖因电动化才是时代弄潮儿,斥巨资研发燃油引擎,属实事倍功半。
魏建军也曾言及,内燃机在全球范围内依旧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尤其是在中亚、东南亚、非洲等地,电动车普及尚且面临诸多掣肘。
长城此举,或许意在攫取这些市场的先机,以油电并行的模式,覆盖更为广袤的市场。
细想来也有几分道理,在那些地方,充电桩恐怕比加油站还难觅踪影。
再来聊聊这个“纯自研”。
魏建军着重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直言某些企业“徒有产权,而无知识”。
这话可谓一针见血,也点破了行业内一些不言自明的潜规则。
不少车企为了赶进度,选择与海外厂商联手,直接购入技术或者贴牌生产。
虽说省时省力,但长此以往,势必会丧失自主研发能力,受制于人。
长城此番的V8引擎,最大功率549马力,峰值扭矩800牛·米,听上去颇具震慑力。
但更关键的是,它还兼容P2电机,能够接入长城自家的Hi4-T混动系统。
这预示着,长城并非一味地钻研燃油引擎,而是试图将燃油与电动技术融会贯通,打造一套更为灵动的动力解决方案。
这或许才是长城真正的盘算。
实则,长城对于大排量引擎的执念,也并非一朝一夕。
魏建军还提及,他们此前发布的灵魂摩托,便搭载了水平对置八缸引擎,且技术难度更胜一筹。
摩托车对于重量和体积的苛求更高,需将八缸引擎与变速器融为一体,还需以单一系统解决动力输出与传动问题,着实不易。
以此观之,长城此番推出4.0T V8引擎,更似在多年技术积淀的基础上,瓜熟蒂落的一次亮相。
当然,这也离不开长城全球化的战略布局。
说白了,不能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当我们习惯性地将长城此举解读为对新能源浪潮的叫板时,是否忽略了全球各地发展参差不齐的现实?
单凭一个“电动化”,并不能包治百病。
长城想要实现的,或许是在不同的市场,提供不同的适配方案,最终赢得更为广阔的市场份额。
归根结底,长城这步棋究竟走得是否正确,现在盖棺定论为时尚早。
但可以确定的是,它代表了一种另辟蹊径的思路。
在电动化的滚滚洪流之下,仍然有人坚守内燃机的价值,并试图以自身的方式,寻觅新的增长点。
这份坚守,或许才是中国汽车工业真正渴求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