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利与小米的“绿车撞色”事件背后的营销玄机

5月22日,小米15周年发布会刷屏全网,首款SUV车型YU7以23.59万的亲民价和宝石绿配色惊艳亮相。

但同一天,法拉利中国官网竟“巧合”地发布了一条“庆祝副总裁80岁生日”的消息,配图是一辆绿色跑车。

眼尖的网友立刻发现:这颜色和小米YU7几乎一模一样,连车型轮廓都有几分神似。

更戏剧性的是,车评人陈震随手转发的法拉利SUV图片,意外被骂上热搜,网友直指他“阴阳怪气蹭小米流量”。

一时间,#法拉利绿车撞色小米#、#豪车也碰瓷#等话题霸榜,评论区炸开了锅:“法拉利这波操作,就差把‘我要蹭热度’写车标上了!”

小米和法拉利本是两条平行线:一个主打科技普惠,一个标榜奢华小众,用户群体天差地别。

法拉利与小米的“绿车撞色”事件背后的营销玄机-有驾

但现实却很魔幻——售价498.8万的法拉利,竟主动“碰瓷”23万的小米。

表面看是巧合,实则处处心机:选同一天发布、用同款配色、连车型都刻意“撞脸”。

背后的动机更直白:2024年法拉利在华销量暴跌26%,仅卖出881台。

当“贵族品牌”卖不动了,蹭流量就成了救命稻草。

毕竟,雷军和小米的流量池,可是全网顶流。

这次事件最妙的,是法拉利的“反向操作”。

明知网友买不起,却偏要制造话题:一边被调侃“蹭得明目张胆”,一边赚足存在感。

正如网友所说:“买不起法拉利,但可以骂它啊!”

这种“自黑式营销”,恰恰踩中了社交媒体的传播逻辑——争议即流量,吐槽即曝光。

法拉利与小米的“绿车撞色”事件背后的营销玄机-有驾

就连车评人陈震的“躺枪”,也成了事件二次发酵的助推器。

这场看似荒诞的流量游戏,暴露了传统豪车的集体焦虑。

在新能源浪潮下,不少品牌销量遇冷。

当年轻人更关注科技、性价比而非“车标信仰”,豪车不得不放下身段,用互联网思维刷存在感。

法拉利这波操作,看似“掉价”,实则精明:用最低成本撬动最大声量,即便被骂,也好过被遗忘。

这场“绿车撞色”的闹剧或许没有赢家,却给所有品牌上了一课:在注意力稀缺时代,即使是豪华品牌也需学会接地气。

下次再看到豪车与网络红人的互动时,请不要急于批评——这只是新旧势力之间较量的一种表现。

法拉利与小米的“绿车撞色”事件背后的营销玄机-有驾

那么,你觉得这是纯属巧合还是故意为之?

同时,小米应该如何应对呢?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如果你认为文章内容犀利,不妨点赞转发,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个关于豪华汽车与网络热点之间辩论中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