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市场里有个挺有意思的事儿,工信部网站上公布了一批新车的申报信息,其中一汽丰田新款卡罗拉锐放的照片一出来,一下子就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讨论。
这也不奇怪,丰田车嘛,向来都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卡罗拉这个名字,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不过这次大家讨论的重点,不是这车多了什么了不起的功能,而是它的长相,变得实在是太快,让很多人一下子没反应过来。
这就让人纳闷了,丰田不是一直都走那种稳重、不出错的路线吗?
怎么突然在卡罗拉锐放这款热销的家用SUV上,搞起了这么大的动作?
这背后到底是在想什么呢?
咱们先从变化最大的地方说起,就是车头。
以前的卡罗拉锐放,你一看就知道是丰田家的车,中规中矩的大嘴格栅,虽然没什么惊喜,但也绝对不会让人觉得难看,属于那种很耐看的类型,符合大多数家庭用户的审美。
可是这次的新款,设计师好像是彻底放飞自我了。
它用上了一种现在特别流行的设计,叫“无边界格栅”,说白了就是把进气格栅和保险杠整个打通了,融合成了一大片,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蜂窝状网格。
这个造型,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特别像现在市面上的那些新能源电动车。
很多国产新品牌都喜欢这么设计,显得有科技感,有未来感。
丰田这么一改,意图很明显,就是想让这台车看起来更年轻、更时尚,去吸引那些九零后甚至零零后的消费者。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这个步子迈得是不是有点太大了?
网上马上就有了两种声音。
一部分年轻人觉得挺酷的,有新鲜感,跟上了潮流。
但另一部分人,尤其是那些准备买车给家里用的,或者需要考虑长辈意见的消费者,就觉得有点接受不了。
有网友就直接说:“这前脸太夸张了,我本来还想推荐给我爸,他一看这照片,直接摇头说像个怪兽。”还有人从更实际的角度考虑,这种密密麻麻的网格,缝隙又小又多,要是夏天在高速上开一圈,那格栅里得嵌进去多少蚊虫尸体和路上的小石子?
洗车的时候得多费劲,说不定洗车店都得额外加钱。
你看,一个外观上的改变,马上就牵扯出了审美代沟和日常使用的便利性问题。
丰田这步棋,到底是吸引了更多年轻人,还是吓跑了原来的那批忠实用户,现在还真不好说。
说完了面子,咱们再来看看里子。
一辆车改款,光换个脸肯定是不够的,内在的提升才是关键。
从申报信息来看,新款卡罗拉锐放的车身尺寸有那么一点点变化,车身高度增加了5毫米。
这个5毫米是什么概念呢?
大概就跟咱们手机充电口的厚度差不多,你要是不拿着尺子去量,用眼睛是绝对看不出来区别的。
而大家最关心的车内空间,关键数据是轴距,这个数字一点没变,还是2640毫米。
这就意味着,新款的后排空间和现款是一模一样的,坐进去的感觉不会有任何变化,所以想指望它改款后空间变大,那是不现实的。
不过,在配置上,丰田还是给了一些新东西的。
比如这次提供了双色车身和全景天窗的选装。
双色车身就是车顶和车身用不同的颜色,看起来确实要比单一颜色更活泼一些,也更有个性。
全景天窗能让车里的感觉更通透,这些都是现在很受年轻人欢迎的配置。
但这些终究是锦上添花的东西,并不能算是核心的升级。
真正的变化,藏在发动机盖下面。
燃油版的动力系统没变,还是那台大家非常熟悉的2.0升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126千瓦,主打一个皮实耐用、省心。
重点是混动版本,它的发动机最大功率从原来的112千瓦,提升到了116千瓦。
虽然只增加了4千瓦,听起来好像微不足道,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点马力能有多大用?
但对于丰田的这套混动系统来说,不能只看单个数字。
丰田的混动厉害之处在于它是一个非常精密的系统工程,发动机、电动机、电池和控制系统之间协同工作。
这增加的4千瓦功率,可能意味着发动机在某些工作状态下可以运行在更高效的区间,从而让整个混动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有小幅度的提升。
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两个字——省油。
在现在油价居高不下的时代,省油就等于省钱。
有车主算过账,同样是紧凑型SUV,开丰田混动一年跑两万公里,五年下来,光油费就能比同级别的纯燃油车省下一两万块钱,这可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所以,这4千...瓦的提升,对于精打细算过日子的家庭来说,是个实实在在的好处。
那么问题来了,卡罗拉锐放现在卖得挺好的,上个月还卖了一万六千多台,在同级别的合资SUV里算是名列前茅了,为什么还要这么急着去改一个争议这么大的外观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它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
它的老对手,像日产逍客,虽然技术上没什么亮点,也没有混动版,但人家终端优惠大,价格便宜,总能吸引到一批预算有限的买家。
大众探歌呢,靠着德系车的品牌光环和不错的驾驶感受,也有一批固定的粉丝。
但这还只是传统对手。
真正让丰田这样的国际巨头感到紧张的,是咱们中国自主品牌的飞速崛起。
你看看现在十五万左右的价位,能买到什么样的国产车?
比亚迪的宋Pro DM-i和宋Plus DM-i,直接给你插电式混动,能充电用纯电模式上下班,几乎不花油钱,长途又能加油跑,还没有里程焦虑,关键还能上绿牌,在很多大城市免去了摇号的烦恼。
还有吉利博越L、长安CS75 PLUS这些车,无论是外观内饰的设计感,还是车里那块大屏幕的智能化程度,以及各种舒适性、安全性配置的丰富程度,早就把同价位的合资车甩在了身后。
在这样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丰田如果还抱着过去那种“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的老观念,肯定是要吃大亏的。
所以,这次卡罗拉锐放的改款,更像是一种被动的应对。
它看到了中国品牌正在用更前卫的设计、更先进的新能源技术来抢夺市场,它也必须得动起来,必须做出改变来回应。
那个有点夸张的前脸,你可以理解为是丰田在努力向市场证明自己没有落伍,还在努力跟上年轻人的审美。
那个小幅提升的混动系统,是它在进一步巩固自己最核心的“省油可靠”的优势。
这每一步棋,都是在当前这个“内卷”到极致的中国汽车市场里,为了保住自己的市场份额而不得不做出的调整。
从这个角度看,这恰恰说明了我们国家汽车工业的强大和汽车市场的活力,正是因为我们自主品牌的不断向上,才逼得这些曾经高高在上的国际品牌,也不得不放下身段,更认真地倾听中国消费者的声音,加速自我革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