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汽车博主小智。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网上流传甚广的说法:“高速上开车,只要时速不超过143公里就不会被处罚。” 这话靠谱吗?今天小智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别再被谣言误导了!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 全国大部分高速的限速标准依然是120km/h,超过这个速度就是违章!
那么,143km/h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呢?
这还得从2022年4月1日实施的新版《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说起。新规调整了超速的处罚标准,原来超速10%-20%就会扣3分,现在改为只罚款不扣分。限速120km/h的高速公路,超速20%就是144km/h,于是就有了“不超过143km/h就不会被罚”的谣言。
但是,这个说法混淆了超速和处罚的标准!
现在,超速的处罚标准是这样的:
超速10%以内(≤132km/h): 警告处理,不扣分也不罚款(实际中很多地方不会拍,也不会给警告)。
超速10%-20%(132-144km/h): 罚款50-200元,不扣分。
超速20%-50%(144-180km/h): 扣6分,罚款200元。
超速50%以上(≥180km/h): 扣12分并扣留驾驶证,需重新学习和考试。
所以,即使开到143km/h,也已经超速10%,属于违章行为,会被罚款!
那么,高速上开车,怎么才能安全又省心呢?
严格按照限速跑: 车速表与真实车速会有误差,建议将表显车速控制在125km/h以内,避免超速。
利用导航软件: 导航会提示哪里有测速,区间测速还会显示平均车速,帮你时刻保持合规行驶。
注意特殊路段: 高速上并非所有路段限速都是120km/h,桥梁、弯道、施工路段等限速会下降,要及时调整车速。
后,小智再次提醒大家:
不要轻信网络谣言!
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安全驾驶!
超速省下的时间,可能还不够你处理罚单的!
希望大家都能平平安安出行,开开心心回家!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