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汽车梦,十年能追上中国吗

印度媒体最近又开始热闹了,说什么他们的汽车市场要崛起,拿着千人34辆的数字各种吹,还顺手质疑中国的数据是不是真的,不过这话没说多久,中国公安部六月就甩出一组官方统计,千人256辆,是印度的八倍,数字一出,立刻就像一盆凉水泼下来,真相摆在这儿,争论一下就没了悬念

印度汽车梦,十年能追上中国吗-有驾

两国人口都在十几亿级别,为什么车轮的普及差这么大,最关键的事到底是大家口味不同,还是现实条件逼着走,其实看钱就懂了,印度普通工厂工人一个月就是两三千人民币,入门级小型车三万多,怎么也得攒一年多才敢去提车,而且买了车不是就完事了,保险油费保养这些每个月都是一笔开销,相比之下摩托车五六千就能骑走,油耗也低,日常省心得多,这不是喜好问题,是算账问题,尤其是有六亿印度人月收入连430人民币都不到,摩托车基本是唯一能上的轮子

印度汽车梦,十年能追上中国吗-有驾

路况更是另一个硬条件,乡村很多地方到现在还是土路,雨季泥泞,汽车一下就陷住了,两轮车才灵活,大城市也不容易,早晚高峰像打仗,汽车堵到心慌,摩托能在缝里钻来钻去,停车更是个大麻烦,有位找位费时费钱,罚单都能贴成收藏册

印度汽车梦,十年能追上中国吗-有驾

中国这边则是另一条路,九十年代车还是奢侈品,现在五到十五万就能买到配置齐全的家轿或新能源车,三五万的二手车也能很靠谱,十年间居民收入翻了倍,高速公路十八万公里,县乡硬化路网铺满,自驾不再是冒险,基础设施搞到位,车才有用武之地,新能源还把门槛再降一格,35%的渗透率,充电桩铺到小区商场高速服务区,补电从计划变成顺手一充,反观印度,充电设施还只是集中在一线城,外面哪怕有车也很难长期用电动

印度汽车梦,十年能追上中国吗-有驾

不过和美国837、德国577、法国570相比,中国256也还在赶路,车多了就会有新问题,城市拥堵,停车难,新能源退役电池怎么回收,这些都是急活,现在的覆盖率才60%,提升和提效都等不起

印度汽车梦,十年能追上中国吗-有驾

印度最近也有动作,建立投资门槛降关税,吸引全球车企过去设厂,想带动就业和技术,顺便降价,但又有动作试图排斥中国供应链,这让电动车产业化的速度打了问号,毕竟电机电控电池这些中国有规模有成本优势,产业起步期如果既想产量多成本低,供应链开放度就是核心变量

印度汽车梦,十年能追上中国吗-有驾

制造端还有差距,零部件稳定性不够,良品率和周边制造中心比有差,大概比泰国同类车型生产成本高一成,利润空间压死,外企投资就更谨慎,消费端买不起,供给端降不下价,两边互相拖

印度汽车梦,十年能追上中国吗-有驾

全球规律也摆在那儿,韩国从人均GDP过千到三千时,汽车消费直接开闸流出水,上世纪七十年代扶持产业,八九十年代修路加上自主品牌崛起,千人保有量二十一世纪初破三百,汽车成了支柱,巴西则是另一面,外资依赖度高,经济波动频繁,普及速度忽快忽慢,保有量上三百不难,但稳定上台阶很难

印度汽车梦,十年能追上中国吗-有驾

中国汽车出海和国内普及是互相推着走,欧洲中东拉美都见到更多中国品牌,印度市场也频繁出现中国车企的合作或股权新闻,背后是成本技术政策的三角博弈,最终都绕不开现实条件

印度汽车梦,十年能追上中国吗-有驾

所以谁爱摩托谁爱汽车,不是文化二选一,是钱包路网能源政策一起决定的结果,印度先把两轮铺满,以最小成本解决普遍出行,中国是在城镇化和基建加速里同步推汽车和新能源,接下来印度如果真能加路提收入,千人保有量抬升很可能很快,中国则要从追规模到求质量,智能网联操作系统低碳制造电池全生命周期都得下狠功夫

印度汽车梦,十年能追上中国吗-有驾

车能不能普及,看的是钱包厚不厚,路修得好不好,政策能不能稳稳地兑现,数字会变,舆论会闹,但产业就是有自己的物理定律,差距的根在收入、基建和政策执行力,路径不一样,规律却一样

印度汽车梦,十年能追上中国吗-有驾

你觉得印度会在十年内追上中国的千人保有量吗,留言聊聊你的预测。

印度汽车梦,十年能追上中国吗-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