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过高台实用技巧,遇到高台不必担心托底,学会即可轻松应对

开车遇到陡坡或者马路牙子,很多司机都会手心冒汗——生怕底盘“咔嚓”一声蹭到地面。去年夏天,我朋友老李开车去郊区露营,路上遇到一个坡度特别陡的土坡。他本想直接冲上去,结果车子刚爬到坡顶就传来“哐当”一声巨响,下车一看,排气管直接被蹭凹了一块。这种“托底”的尴尬,相信不少人都经历过。

其实,遇到高台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掌握几个实用技巧。今天咱们就聊聊怎么轻松应对这些“拦路虎”,既不伤车又能稳稳过关。

---

技巧一:斜着开,底盘瞬间“长高”

遇到陡坡或者马路牙子,千万别正面硬刚。去年我在云南自驾时,遇到一段被雨水冲垮的山路,坡顶的石头高高翘起。当地一位老司机教了我一招:把方向盘往左打30度,让右前轮先压上坡顶。这时候车子就像跷跷板一样,另一侧的车轮离地间隙瞬间增加,底盘轻松避开了石头。

开车过高台实用技巧,遇到高台不必担心托底,学会即可轻松应对-有驾

这个方法的原理很简单——当车子斜着上坡时,重心会转移到先接触障碍物的车轮上,另一侧的车身自然会被抬高。实际操作中,可以观察障碍物的高度,选择左轮或右轮先压上去,保持车速缓慢,方向盘角度控制在30-60度之间。不过要注意,长期用这招会导致悬挂受力不均,所以只在关键时刻用最合适。

---

技巧二:垫块砖头,给车轮搭台阶

去年小区改造时,临时停车位全被围挡占了,我只好把车停在人行道的马路牙子上。当时牙子足足有20厘米高,直接开上去肯定托底。我灵机一动,从工地借了两块空心砖,斜着垫在轮胎前方。先让车轮压上砖头,再轻踩油门,车子就像爬楼梯一样顺利“登顶”。

开车过高台实用技巧,遇到高台不必担心托底,学会即可轻松应对-有驾

这个方法特别适合城市里的高台障碍物。原理是分阶段增加离地高度:砖头垫高5厘米,加上轮胎本身的厚度,相当于给车子装了个临时台阶。注意要选择结实平整的砖块,垫的时候让砖头紧贴障碍物边缘,避免滑动。如果找不到砖头,后备箱常备一块折叠式橡胶坡道也是不错的选择。

---

技巧三:慢速通过,给悬挂“减负”

上个月我去汽修厂保养时,技师指着一辆车的油底壳说:“这车主的油底壳换了三次,都是因为过减速带太快。”原来这位车主每天进出小区都要经过五条减速带,为了赶时间总是加速冲过去。结果金属护板都被撞弯了,油底壳更是伤痕累累。

开车过高台实用技巧,遇到高台不必担心托底,学会即可轻松应对-有驾

过任何高台障碍时,一定要记住“慢字诀”。车速降到10km/h以下,悬挂系统才有足够时间缓冲冲击力。去年冬天我在东北开车时,遇到结冰的坡道,特意挂上一挡慢慢往上蹭。虽然花了2分钟才通过,但底盘全程没蹭到冰碴子。慢速还能让驾驶员更早发现潜在危险——比如隐藏在坡顶的尖锐石块,或者被积雪覆盖的坑洞。

---

防御装备:给底盘穿“盔甲”

除了驾驶技巧,给车子加点“防护装备”也能事半功倍。我的同事小王买了辆轿车,底盘特别低。他花了300多元装了树脂材质的发动机护板,结果上周在工地蹭到钢筋,护板上划了道白印子,发动机却毫发无损。

开车过高台实用技巧,遇到高台不必担心托底,学会即可轻松应对-有驾

现在市面上的底盘装甲和护板选择很多:

- 树脂护板轻便又防锈,适合城市道路;

- 锰钢护板抗冲击力强,适合经常跑烂路的车;

- 底盘装甲喷剂能覆盖油箱、排气管等部位,防腐蚀还能减震。

开车过高台实用技巧,遇到高台不必担心托底,学会即可轻松应对-有驾

不过要注意,装护板别贪便宜。去年有车主网购了劣质金属护板,结果夏天发动机散热不良,等红灯时直接“开锅”了。选产品时一定要看是否有散热孔设计,安装后还要定期检查螺丝是否松动。

---

终极秘诀:心里有张“高度地图”

我表弟刚买车时,特意拿卷尺量了底盘最低点——17厘米。后来他遇到障碍物就默念这个数字:减速带一般高10厘米,马路牙子15厘米,乡下土坡20厘米……靠着这份“高度地图”,他开车三年从没托底过。

开车过高台实用技巧,遇到高台不必担心托底,学会即可轻松应对-有驾

建议大家在用车手册里找到爱车的离地间隙数据,平时多观察常见障碍物的高度。比如普通轿车的底盘比手机竖着放略高一点,SUV则接近一瓶矿泉水的长度。停车时如果拿不准马路牙子的高度,先下车用脚比划一下——鞋底厚度约3厘米,能帮你快速估算落差。

---

说到底,避免托底的核心就三点:提前观察、控制车速、巧用技巧。下次再遇到陡坡或者高台,不妨试试斜着开、垫砖头或者换条路线。毕竟车子是咱们的出行伙伴,保护好底盘,它才能陪我们走更远的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