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式电动车是智商税吗?开了 2 万公里后,我总结出 3 个优缺点

增程式电动车是智商税吗?开了 2 万公里后,我总结出 3 个优缺点-有驾

在开始今天的话题之前,我想先跟大家唠唠我自己的用车经历。我开着这辆增程式电动车跑了差不多 2 万公里了,也算是有了些实实在在的体会,今天就来跟大伙好好聊聊增程式电动车到底是不是智商税。

先给大伙简单讲讲增程式电动车是个啥原理哈。简单来说呢,它就是靠电机来驱动车子跑,而那个内燃机,也就是咱们常说的发动机,在这儿不直接驱动车轮,它只负责发电给电池充电,就相当于是个 “移动充电宝”。这样的设计,有不少好处呢。

比如说,它的结构相对简单,没有那些复杂的离合器和变速箱,所以故障率就低,开起来也安静、平顺,跟纯电动车的驾驶感受很接近。我开着我的增程式电动车在市区里溜达的时候,那安静劲儿,就感觉整个世界都特别美好,跟传统燃油车的那种嘈杂完全不一样。而且,发动机作为增程器,可以一直保持在最佳工作状态发电,理论上讲,可比传统燃油车要省油呢。再加上没电的时候还能加油,综合续航轻轻松松就能破 1000 公里,这可彻底解决了咱们里程焦虑的大难题。就拿我上次自驾游来说吧,一路从城市开到山区,中间压根不用担心找不到充电桩,没油了就找个加油站,方便得很。

不过呢,这增程式电动车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它也有自己的小毛病。就说亏电状态下的油耗吧,那可真是让人有点头疼。当电池电量不足,增程器就得火力全开拼命发电,这时候油耗就像坐火箭一样蹭蹭往上涨。我有一次高速上忘记提前充电了,结果车子进入亏电状态,那油耗高得我都怀疑人生了,百公里油耗都超过 10L 了,比我朋友那 3.0T 的燃油车还费油呢。后来我仔细研究了一下,发现高速行驶和低温环境简直就是增程式电动车的 “死穴”。在高速上,电机需要的功率大增,增程器就得高转速发电,油耗自然就上去了;而在低温环境下,电池活性下降,增程器得频繁启动补电,油耗也跟着飙升。我有个北方的朋友,冬天零下二十来度的时候开他的增程式电动车,续航达成率只有 70%,高速亏电油耗比同级别燃油车高了 30%,这数据,看着就让人心疼。

那增程式电动车到底是不是智商税呢?我觉得这事儿不能一概而论。从技术定位来看,它其实是在电池技术还没那么成熟的瓶颈期,车企想出来的一个折中方案。它的好处是能兼容现有的燃油基础设施,对于那些充电不方便,或者经常需要跑长途的朋友来说,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但从长远发展来看,随着超快充技术和固态电池的不断成熟,纯电车说不定以后会逐渐抢占它的市场份额。

再说说成本这一块。增程式电动车普遍比同级别燃油车要贵个 5 万 - 10 万元呢。不过,它也有省钱的地方,比如说能省去购置税,在一些限行城市还不受限行限制。要是以 5 年使用周期来算,每年开 2 万公里,电费可比油费省多了,一年能省下 1.5 万元左右呢。但要是你很少跑长途,主要就是在市区里通勤,那它省油的优势可能就不太明显了,毕竟在市区里,很多时候纯电模式就能满足日常出行需求。

那到底哪些人适合买增程式电动车呢?我觉得吧,如果你充电方便,平时主要就是短途通勤,偶尔跑个长途,那增程式电动车就挺适合你的,既能享受纯电行驶的低成本,又不用担心长途出行的续航问题。但要是你经常跑高速,或者对噪音比较敏感,因为亏电的时候增程器噪音还是挺明显的,又或者你追求极致的能效,那增程式电动车可能就不太适合你了。

现在车企们也在不断努力优化增程式电动车的技术。比如说提升增程器效率、延长纯电续航、优化系统逻辑等等。像有的车型纯电续航已经能达到 240km(CLTC)了,快充 17.5 分钟就能充到 80%,这样就能大大减少增程器启动的频率了。还有理想 L9,通过双电机四驱和智能热管理,降低了高速能耗。我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增程式电动车的性能肯定会越来越好。

总之呢,增程式电动车既不是有些人说的 “工业垃圾”,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完美解决方案。它的价值,得看你的实际需求和技术发展的动态平衡。咱们作为消费者,买车的时候可别被一些片面的说法给误导了,一定要多去试驾体验,了解清楚能耗实测数据,分析自己的用车场景,然后再做出最符合自己利益的选择。毕竟,买车是为了让自己开得舒服、方便,可不是为了跟别人争论哪种技术更好。

好啦,今天关于增程式电动车的话题就跟大家聊到这儿啦。要是你觉得我的分享对你有帮助,麻烦动动你那发财的小手,给我点个赞、关注一下呗,祝点赞关注的朋友们都发大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