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带货小米YU7!新势力之间似乎形成某种默契?

一张订单,两种心思,整个汽车行业的竞争法则正在悄然改写

6月30日,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社交平台晒出订单:他下单了一台小米YU7 Pro,选配25扬声器、20英寸光环轮毂和车载智能冰箱,总价近30万元。一句“静候雷总早点给我交付”引发全网关注。

大佬带货小米YU7!新势力之间似乎形成某种默契?-有驾

雷军迅速回应:“谢谢小鹏支持,我们一定加速生产,力争早点交车。小鹏G7本周四发布,预祝发布会成功!”大佬间的友好互动背后,时间点却值得玩味——就在三天后的7月3日,何小鹏自家的小鹏G7即将上市。

这不是简单的“友商支持”。何小鹏选择的YU7 Pro版本,锁单后预计最快50-53周交付,等待时间超过一年。

而小鹏G7预售价23.58万元起,全系标配702km续航、全域800V、5C超充等配置,与YU7形成直接竞争。选择此时高调晒单,深意远不止于“产品认可”这么简单。

何小鹏的选配清单堪称市场风向标:免费钛金属色(YU7最受欢迎颜色)、6千元20英寸光环轮毂(他认为对整车颜值至关重要)、6千元25扬声器和2千元车载冰箱。这套配置在第三方调研中被认为是“最符合大多数车主的选择”。

YU7开售仅18小时锁单量超24万台。第三方数据显示,55%用户选择25.35万标准版,25%选择27.99万Pro版,20%选择32.99万Max版。

Pro版作为中配“甜点版本”,既拥有双腔闭式空悬和双电机四驱的核心性能,又比Max版便宜3万多,性价比突出。

而就在何小鹏下单时,小米YU7的交付周期正引发市场焦虑。标准版53-56周,Pro版48-51周,Max版33-36周。超长等待催生了二级市场——二手平台上,YU7订单加价转卖甚至冲上万元,交付周期越短溢价越高。

大佬带货小米YU7!新势力之间似乎形成某种默契?-有驾

这已是何小鹏第二次高调支持小米。早在YU7发布前,他就发声:“我可能信息知道多点,坚信YU7会超出不少朋友的想象!”当时李斌、李想也接力应援,形成“蔚小理团宠小米”的罕见局面。

李想明确将理想i8定位为“三排六座家庭SUV”,与YU7的“运动豪华”区隔;何小鹏则称小鹏P7和SU7是“战友”。这种主动差异化,避免陷入互相拆台局面。

此前华为余承东。他曾暗讽小米“靠流量卖车”,称“无论它的质量,甚至它的智驾能力都很……但一个产品就能打爆”。如今当李斌、何小鹏、李想集体为YU7站台,余承东的沉默格外显眼。

历史曾有积极信号:雷军曾推荐智界S7,余承东发文致谢。但如今局面更复杂。

大佬互动背后,揭示了一个新趋势。当产品力足够强悍,连竞争对手都成为客户。晒单既是商业礼仪,也是市场教育——展示如何用30万获得50万级体验。而雷军的回应同样展现格局:在自身交付压力巨大时,仍为小鹏G7发布会送上祝福。

大佬带货小米YU7!新势力之间似乎形成某种默契?-有驾

这场看似轻松的互动,可以看出新势力正在走向告别“江湖打杀”的成熟。当传统车企还在上演“狗咬人”“人咬狗”的闹剧时,头部新势力已转向寻求差异化共生。

毕竟真正的战场不在大佬微博,而在用户心中——那里只认产品,不认人设。

交付等待的这一年,将检验小米的产能,考验用户的耐心,更验证行业的竞争是否真正改变。唯一确定的是,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精彩大戏,才刚刚拉开帷幕。

产品也最终会超越流量,用户永远大于竞争。

大佬带货小米YU7!新势力之间似乎形成某种默契?-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