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身边很多人选新能源车不再执着纯电,反而越来越多地把目光投向插电混动,尤其是最近油价又有波动,插混车型的灵活性确实让人安心。2024年插混销量暴涨超过85%,整个市场都开始重新排位。其中,中大型轿车这一块,讨论度比较高的就是比亚迪汉L DM-i和即将面世的领克10 EM-P。一个是已经跑量多年的“熟面孔”,一个是即将推出的“新头牌”,两者配置路线差别挺明显的,这篇就来帮你看清楚,究竟怎么选更合适。
领克10 EM-P:新技术平台,全维度发力
领克10 EM-P作为领克即将发布的中大型插混轿车,在技术架构上的定位非常清晰:以高性能+高智能为核心。三电机布局(P1+P3+P4)意味着它不仅能实现四轮驱动,还能做到后轮电驱独立介入,复杂路况或加速需求下都能提供强劲的响应。比起常规插混,这套系统具备更高的动态控制能力。在底盘方面,它采用的是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组合,悬挂结构规格本身就决定了它更偏向运动取向,同时能保留舒适性。赛道调校背景也让这套底盘系统的动态表现更精准,驾驶乐趣更强。配置层面,它搭载了英伟达Thor芯片(700TOPS算力)以及高通8295智能座舱平台,辅助驾驶功能和车机响应都处于目前行业第一梯队。再加上23扬声器哈曼卡顿音响系统、200+km的纯电续航和电驱后桥的介入设计,让这台车在舒适性、智能化和驾控维度上都达到了一个相对全面的均衡状态。
比亚迪汉L DM-i:经典架构,主打稳和省
汉L DM-i已经在市场上稳定运营多年,销量和口碑都比较扎实。它采用比亚迪成熟的DM-i混动平台,电四驱架构相对更简单,系统响应虽然没那么激进,但胜在能耗优化好,尤其在城市短途、多次启停的场景下,动力系统的节油表现明显。底盘方面采用的是前麦弗逊+后多连杆悬架,整体调校偏软,适合以乘坐为主的用户,不追求激烈驾驶感。整车更强调舒适平稳的行驶质感。智能配置方面,汉L DM-i配备的是英伟达Orin-X芯片(254TOPS)和天玑9000座舱芯片,功能覆盖足够丰富,基础体验没问题,但系统升级空间和高阶算法处理能力相较领克10 EM-P略显保守。音响系统为12到16扬声器丹拿配置,表现均衡。纯电续航为200km左右,日常通勤同样可以实现电驱覆盖,但在亏电状态下的行驶平顺性略逊于对手。
这两款车各自代表了不同厂商在插混领域的研发思路。领克10 EM-P明显走的是“旗舰技术下放”路线,把电驱架构、芯片平台、座舱体验都拉到了更高等级,适合关注性能和智能化的年轻用户。比亚迪汉L DM-i则代表了“稳定实用”的传统路线,主打一个成熟可靠,用车过程中更接地气、维护简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