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啊,绝大多数车主都有几个 “慢性杀车” 的坏习惯,别不信,这些毛病我当年也是花了好久才彻底改掉的!
先说第一个,等油箱见底了才想起加油,这简直是在玩命霍霍油泵。以前我也爱干这事,看着油表指针一格格往下掉,油灯亮了还敢再跑几十公里,觉得自己能精准把控最后一滴油。
后来才知道,油泵工作时全靠汽油散热,油箱见底的时候,散热效果直接打对折,油泵长期在高温下工作,用不了多久就会罢工。换个油泵少说大几百,贵的车型得上千。真不如油表指针到 1/4 的时候就去加油,省心又省钱。
去年我一哥们就因为玩这套 “极限挑战”,半夜在高速上把油跑干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叫拖车花了 1000 多,拖到修理厂发现油泵也烧了,换新的加手工费,前后花了快 3000 块。你说这省下来的那点油钱,够不够填这个坑?
再说说踩着刹车过减速带,这毛病估计不少老司机都有。过减速带时猛踩刹车,整个车头往下一沉,减震弹簧被死死压住,压根起不到缓冲作用,那股冲击力直接硬怼到底盘上。我跟你们说,现在路上跑的车,有八成的底盘异响都是这么折腾出来的。正确的做法是,远远看到减速带就开始松油门,把车速降到 20 码以下,松开刹车让车子平稳通过,减震器才能发挥作用。
我测试过上百台车,最怕遇到的就是底盘异响,排查起来特别麻烦,维修更是费钱。换个好点的减震器,少说也得 2000 往上,要是把摆臂、衬套这些连带弄坏了,修起来没个大几千根本打不住,太不值当了。
还有人下车时不管空调和雨刮,直接熄火就走,这是在给电机 “判死刑” 啊。冬天最容易出问题,下车忘了关雨刮,夜里气温一降,雨刮器冻在玻璃上,第二天一启动,电机很可能直接烧坏。空调也是,下次启动时,压缩机带着负荷启动,长此以往肯定会早衰。
空调压缩机和雨刮电机都不便宜,随便换一个就得上千块。建议大家养成习惯:停车前先关空调,再关掉雨刮,最后熄火锁车,就这几秒的事,能让这些零件多活好几年。
加油非要加到溢出来的,也是在给自己挖坑。总觉得多加点才 “值回票价”,但汽油会热胀冷缩啊。夏天油箱里的油太满,温度一高容易膨胀,压力太大甚至可能引发自燃。而且多余的油气会把活性炭罐堵死,那玩意是用来吸附油气的,堵死了就会失效,车里还可能弥漫着汽油味。听到加油枪 “咔哒” 跳枪就赶紧停,别再让加油员多挤那几下。
我见过最严重的一次,有个车主夏天加油总喜欢加到溢出来,结果活性炭罐彻底堵死,不光车里一股汽油味,连发动机工况都受影响,最后花了 3000 多才修好。你说为了多那一两升油,花这么多冤枉钱,图啥呢?
给大伙提几点实在建议:每周固定个时间,比如周末早上,检查一下油量,别等油灯亮了才着急;开车时多留意路况,远远看到减速带、井盖就提前减速;停车前花 10 秒钟扫一眼:空调关了没?雨刮复位了没?车窗关紧了没?去加油站加油,加到跳枪就行,大概是油箱容量的 95%,别想着 “加满凑整”。
开了这么多年车,试了这么多车型,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养车真不难,难的是改掉那些伤车的臭毛病。要是你中了上面某一条,赶紧改,别等到修车花大钱的时候再拍大腿。我说的这些,可都是用真金白银换来的教训啊。
你们平时开车有没有这些坏习惯?或者还知道哪些 “杀车” 的操作?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