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车友小王开着一辆2015年的老朗逸走进4S店本想随便看看结果用旧车置换了一台2025款速腾300TSI超越版最后实际只掏了不到11万。 销售拍着他的肩膀说:“哥这要搁三年前没十六七万根本开不走! ”
这并非个例。 2025年刚开年大众速腾就甩出一张“骨折价清单”:手动挡车型从12.79万降到8.68万自动挡主力款跌破9万部分经销商甚至推出7.79万起的特供版。 顶配车型更夸张指导价17.29万的300TSI卓越版现在13万就能落地。 一位干了20年汽车销售的老登直言:“这种降幅我职业生涯头回见! ”
价格跳水的直接效果立竿见影。 2025年2月速腾单月狂销18,010辆比年初暴涨近30%。 全年算总账更惊人近12个月累计卖出250,394辆月均超2万台。 这个数字让它在合资燃油车阵营里稳坐头部全年销量挤进紧凑型车TOP4和一众新能源车贴身肉搏。
速腾“挥泪大甩卖”背后其实攒着三重压力。 新能源车渗透率一路飙升2024年自主品牌已抢下65.1%市场份额。 比亚迪秦PLUS DM-i这些插混车型直接杀到速腾的定价腹地。 另一边本田思域、丰田卡罗拉也加入混战日系竞品终端普降3-5万。 大众再不降价份额就要被瓜分殆尽。
更现实的压力来自库存。 芯片短缺阴霾未散国六排放标准切换又迫在眉睫经销商车库堆满待消化库存。 一汽大众内部人士透露:“工厂生产线等着腾给速腾L老款必须加速清仓。 ”部分4S店甚至推出“买速腾送首年保险”的区域政策就为快点回笼资金。
降价归降价速腾的拳头优势倒没缩水。 4791mm车长配上2731mm轴距后排实测腿部空间轻松三拳比思域还宽一掌。 1.5T Evo2发动机带保时捷同款VTG涡轮8.8秒破百油耗却压到6.2L/100km。 北方用户最爱的暖风系统冬天上车三分钟就能烘热车厢。
当然成本控制总有痕迹。 低配车机还是8英寸小屏倒车影像糊得像打了马赛克;L2级辅助驾驶只有顶配专享;后排地台那道30厘米高的凸起坐满五人时中间乘客得岔开腿。 销售也坦白:“8万的车德系底盘给你留着就不错了! ”
速腾的“放血求生”只是合资阵营的缩影。 2025年开年别克把君威砍到10.69万广汽丰田锋兰达压至8.98万北京现代索纳塔直降4.2万。 上汽通用甚至高调宣布“一口价”策略全国统一标价拒绝议价套路。 可才过半年武汉某别克店就给昂科威Plus偷偷塞了2000元优惠上海门店则玩起“贷款返现1.3万”的文字游戏。 所谓“价格联盟”在生存压力前不堪一击。
消费者成了最矛盾的一群人。 杭州的90后程序员小陈刚用9.3万提了速腾自动挡:“以前觉得朗逸都贵现在速腾比国产车还便宜! ”山东的老车主李师傅很窝火:“三年亏了七万这保值率还不如山寨手机。 ”二手车商更头疼2023年的准新速腾收车价已跌破6万展厅里挂一周都无人问津。
当销售顾问在朋友圈刷屏“德系品质白菜价”时车间维修工却看到另一番景象。 某大众专修店老板透露:“降价后变速箱投诉量涨了三成有些零件悄悄换成副厂件。 ”一位拆车视频博主把新款速腾底盘扒了个遍发现后悬挂衬套厚度比老款薄了0.8mm。 评论区炸锅:“果然一分钱一分货! ”
经销商的日子同样冰火两重天。 北京某4S店靠“买速腾抽金条”活动单月卖出87台销售冠军奖金拿了五万。 可河南某地级市的老板愁得睡不着觉:“厂家压库量翻倍单车利润只剩800块修车都比卖车赚得多! ”
速腾的降价狂潮像面镜子照出合资燃油车的集体焦虑。 当“以价换量”成为常态有人薅到了羊毛有人咽下了苦水而这场没有赢家的消耗战还在4S店的展厅里无声上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