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一个吉利”战略受期待
作为一个汽车媒体人,我觉得吉利提出的“一个吉利”战略特别让人期待,其实这个方向早该明确了。
在燃油车那段日子,吉利靠着“多生孩子好打架”的思路,一口气搞出了9个品牌,车型覆盖面很广。不过这也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品牌太多、车型太杂,一旦市场有点风吹草动,这些品牌之间就容易互相影响,甚至拖累彼此。
吉利加快内部整合,应对行业挑战
新能源汽车发展越来越快,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吉利旗下的9个品牌各自独立发展,互相之间竞争很激烈,浪费了很多资源。比如,研发投入有近一半是重复的,还出现了极氪001和几何G6因为充电协议不兼容的问题,导致换电站的投资没发挥作用。在新能源车市场上,吉利的声音也被比亚迪、理想、问界这些竞争对手盖过去了。
再加上现在汽车行业打价格战很厉害,不管是燃油车还是电动车都在搞“限时优惠”,这让整个行业的利润下降了。原来2024年的平均利润还能达到18%,现在都不到15%了。这种情况下,吉利不得不加快整合旗下业务,希望能更高效地发展。
吉利整合品牌背后的秘密
自从吉利发布了《台州宣言》,并开始实施“一个吉利”战略后,以前那种品牌多、分散又混乱的情况得到了改变。通过全面整合,吉利在短短半年内就完成了大转变,这充分显示了吉利的决心,比很多人想象的还要坚定。这件事背后的意义,值得其他汽车公司好好琢磨一下。
吉利换帅布局未来
“一个吉利”战略推行后,吉利汽车的管理层有了大变化,主要有两个特点:专业分工更明确,年轻人开始接班。
之前担任吉利控股集团CEO的李东辉,现在成了副董事长,主要负责董事会的日常工作和投资融资方面的事务。
吉利高管大换岗背后的权力游戏
李东辉的升迁经历可以当作资本运作的经典案例。他不仅是沃尔沃并购案的关键人物,还主导推动了极氪的美股上市计划。此外,他还负责了宝腾和路特斯等海外并购项目。
最近,极氪科技集团的CEO安聪慧被提拔为吉利控股集团的CEO,开始全面负责集团的整体运营工作。
安聪慧:从幕后到台前
安聪慧在负责极氪001项目时,连续73天待在试制车间,努力推动极氪品牌发展。2024年,极氪销量同比增长了90%,2025年第一季度的毛利率达到了21.2%,并且连续三个季度实现了盈利。他还主导了极氪和领克品牌的整合工作,让两个品牌的综合毛利率提高到了19.1%。安聪慧的上任标志着公司更加注重产品本身的价值。
与此同时,桂生悦继续担任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的行政总裁(CEO)和执行董事。在他的带领下,吉利的新能源业务在2024年下半年实现了全面盈利。
吉利汽车集团新CEO或将换人
44岁的淦家阅即将担任合并后的吉利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CEO)。他的工作职责从原来负责管理吉利银河和中国星系列品牌,扩展到涵盖吉利旗下的所有汽车品牌。
吉利新掌门戴庆的野心与策略
戴庆,今年42岁,是吉利控股集团的新任轮值总裁,也是吉利首位“80后”高管。他带领团队让领克品牌走向混动化发展,并且负责银河品牌的运营,目标是在2024年卖出49.4万辆车,比上一年增长80%。他还提出了“价值战”的策略,在同行打价格战的时候,坚持自己的节奏。
吉利系汽车人才扫描
作为一个喜欢汽车的人,我觉得这位大佬真的很厉害。他以前做过吉利汽车在香港上市这种大事,还帮极氪优化了供应链,让极氪007的电池成本少了快五分之一呢。
吉利现在搞了个轮值总裁制度,有点像华为的做法,主要是为了让公司更有活力,顺便给未来的领导们锻炼机会。
吉利还在推一个“技术少将”计划,专门提拔那些80后和90后的年轻技术人才。
极氪有个很厉害的人叫陈奇,他负责智能驾驶,现在又多了个“集团首席智驾科学家”的头衔。他主导的“浩瀚智驾2.0”系统,能让车子在没有地图的情况下自己开,还能从停车位一路帮你开到目的地。
还有个叫“吉曜通行”的电池公司,是85后的大牛王洋带着团队弄的。他们把两种电池技术——神盾短刀电池和金砖电池,整合在一起,推出了一个新品牌叫“神盾金砖电池”。
传统车企的生死劫:断臂自救还是被淘汰
当新技术发展得太快,企业跟不上节奏时,就得下狠心来一次大调整,这样才能在新能源车的竞争中站稳脚跟。这次从台州开始的变化,可能会彻底改变中国汽车行业的竞争局面。
现在大家都明白,把重点放在关键战略上比盲目扩大规模更重要。这也提醒其他车企要加快转型步伐,能不能成功就看能不能快速而有力地实施战略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