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险购买避坑指南:这样搭配险种才能不花一分冤枉钱

“哎,这维修单上怎么写着18万?”上个月邻居张大哥在停车场倒车时不小心蹭到一辆劳斯莱斯,原本以为买了车险能安心,结果发现自己的三者险只买了50万保额。对方车主拿出进口配件报价单时,他这才慌得直跺脚,“早知道省那几百块干啥!”其实这样的真实案例每天都在上演,今天就手把手教大家如何科学搭配车险,既不被销售套路,又能把每一分保费花在刀刃上。

一、这四样不买,就像开车不系安全带

交强险是车险里的“驾驶证”,不买根本没法上路。但这个“基础套餐”只能赔别人,最高才20万,遇上稍微贵点的车灯都不够赔。去年杭州有位新手司机剐蹭了宾利,交强险赔完2000元财产损失后,剩下的38万全靠自己掏腰包。所以老司机们都会搭配三者险,现在一线城市建议直接上300万保额,保费只比200万多几十块,一顿火锅钱就能多买套房子的保障。

车险购买避坑指南:这样搭配险种才能不花一分冤枉钱-有驾

车损险就像给爱车买的医疗保险,2020年改革后已经把涉水险、自燃险等7项保障打包进去。有个朋友去年台风天车子泡水,4S店报价发动机维修要5万多,幸亏买了车损险全额赔付。但要注意千万别在积水里二次点火,这种情况保险公司可不买单。

驾乘险是很多人容易忽略的宝藏,去年国庆自驾游的王阿姨一家在高速遭遇追尾,车上5人医药费花了12万,幸亏她提前给每个座位买了50万驾乘险,不仅全额报销,第二年保费还没涨价。相比之下,传统的座位险只赔己方责任事故,实用性差了一大截。

车险购买避坑指南:这样搭配险种才能不花一分冤枉钱-有驾

二、这些附加险比手机壳还实用

医保外用药险简直是“隐形守护神”,30万保额每年才30块钱。去年李先生撞伤骑电动车的老大爷,手术要用进口钢板,医保报销后还得自费3万多,幸亏附加了这个险种才没让存款见底。现在九成车主都不知道这个宝藏险种,赶紧看看你的保单有没有。

车险购买避坑指南:这样搭配险种才能不花一分冤枉钱-有驾

节假日喜欢自驾游的朋友,一定要看看“三者险节假日翻倍险”。上个月刘小姐在五一假期追尾玛莎拉蒂,原本100万的三者险直接翻到200万,省去了卖房赔款的糟心事。保费一年才百来块,相当于给假期上了双保险。

三、避开这三个坑,保费立减三成

车险购买避坑指南:这样搭配险种才能不花一分冤枉钱-有驾

第一招叫“货比三家不吃亏”,同样是人保的300万三者险,4S店报价1200元,官网上直接砍到860元,还送6次免费代驾。第二招看增值服务,平安的车主能享受全年不限次数的免费搭电、送油,去年冬天我同事车子亏电,一个电话10分钟就到现场。

续保时机也有讲究,提前30天续保能薅到最多的羊毛。表弟上个月提前续费,不仅保费打了7折,还拿到800元油卡。而那些拖到最后一刻的,不仅优惠缩水,连免费拖车次数都减半。

车险购买避坑指南:这样搭配险种才能不花一分冤枉钱-有驾

控制出险次数更是省钱关键,小刮小蹭自己掏钱反而更划算。邻居陈姐车门上有个硬币大小的凹痕,4S店报价1200元,她选择用送的划痕券处理,保住了连续三年未出险的5折优惠,算下来省了2000多保费。

四、揭秘保险公司不会说的秘密

车险购买避坑指南:这样搭配险种才能不花一分冤枉钱-有驾

很多车主以为买了“全险”就高枕无忧,其实这是个伪概念。上周刚有个朋友被忽悠买了盗抢险,结果他住的是24小时保安小区,车子又是十年的老大众,这钱纯粹打了水漂。车险改革后玻璃险、自燃险早就打包进了车损险,千万别被销售的话术绕进去。

新能源车主特别注意,电池衰减不在常规车损险范围内。深圳的赵先生去年特斯拉电池故障,8万维修费全靠提前买了“外部电网故障险”才没自掏腰包。现在电车专属险种越来越多,投保时要像挑手机套餐一样仔细对比。

车险从来就不是越贵越好,关键要看搭配是否合理。就像炒菜要讲究火候,险种组合更要因人而异。新手建议“交强险+三者300万+车损险+医保外用药”,老司机可以精简为“交强险+三者200万”。记住,聪明的车主既要会开车,更要懂怎么用保险守护自己的钱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