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车展,一个字,卷。
真的,卷到让人怀疑人生。
每个展台都恨不得把“颠覆未来”、“行业革命”这些词刻在脸上,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手上有两把刷子。
就在这一片喧嚣里,中集车辆的李贵平老爷子站了出来,吼了一嗓子“反内卷”!
好家伙,这不等于在赌场里喊“都别赌了”吗?
有点意思。
我本来是揣着“又来一个画大饼的”心态去的,毕竟成年人的世界里,相信PPT不如相信手里的煎饼果子。
但中集这次,还真不是放空炮。
他们那个2600多平米的展台,大得跟个小镇似的,乌泱泱摆了19款车,那阵仗,就像孔雀开屏,每一根羽毛都在告诉你:哥有货,而且是狠货。
闪回两年前,当中集车辆第一次提出“星链计划”的时候,圈子里不少人是当笑话听的。
全球经济那叫一个“跌宕起伏”,行业需求跟过山车似的,你不好好卖车,跑去搞什么“星链”,这不是瞎折腾吗?
可李贵平这人,犟。
他就认准了,要在泥潭里摸爬滚打,趟出一条新路来。
两年过去,人家直接把成绩单甩在了武汉车展的聚光灯下。
他们发布了所谓的“2026年度车型”,现场就签了上千台的订单。
我旁边一个大哥一边鼓掌一边小声嘀咕:“这哪是卖车,这是在印钞啊。”
这话糙,理不糙。
当别人还在为了一点蝇头小利打得头破血流时,中集已经开始玩“生态”了。
你以为你买的是一辆半挂车?
不,你买的是进入一个“星链”俱乐部的门票,这里有更高效的运营方案,有更贴心的服务,有让你TCO(全生命周期成本)低到做梦都会笑的可能。
这降维打击,玩得溜。
说实话,最让我眼前一亮的,反而不是那些大家伙,而是一款专门运牛奶、运食用油的液态食品罐车。
名字也挺唬人,叫“欧冠M系列”。
听起来跟踢足球的似的,但技术含量是实打实的。
车体用的是奥氏体不锈钢,欧洲标准,号称“移动保鲜仓”,确保你喝的每一口奶都是纯净的。
这玩意儿的意义在哪?
它是在给整个食品运输行业重新定义“安全”这两个字。
以前大家觉得,车嘛,能跑就行。
但现在不行了,舌尖上的安全大过天。
中集不光自己造好车,还拉上了益海嘉里、伊利这些产业链上下游的大佬,搞了个“生态安全协同发展联盟”。
这棋下得就大了。
等于说,以后从油罐车出厂的那一刻,到你家厨房里那桶油,整个链条的安全,他们都想管起来。
这就不是卖产品了,这是在制定行业标准,在抢占话语权。
这比单纯的价格战,高明了不止一个段位。
当然,光有民生还不够。
在新能源这块,中集更是把野心写在了脸上。
他们的EVRT展台,全球首发了一套工程型的纯电动头挂列车解决方案。
请注意,是“解决方案”,而不是一台车。
李贵平说得很直白:未来的商用车,不是简单地从油换成电,而是要构建一个全新的生态圈。
这个圈子里,有车,还有配套的移动充电车、维修中心、运营控制塔,一条龙服务,让你买得放心,用得无忧。
这种“头挂一体”的思路,其实中集和陕汽已经琢磨了好几年了。
两年前,李贵平和陕汽的袁宏明董事长就在这儿为“三好发展”展台揭幕。
俩完全没有股权关系的企业,愣是靠着“互联互补”的精神,要把主机厂和专用车厂的“内卷”之路给堵上。
陕汽董事长袁宏明说,他们的合作已经从1.0迭代到了3.0,明年还要搞4.0。
这种深度捆绑,让他们的经销商爽翻了,以前只能卖车头,现在连挂车业务一起拿下,利润点蹭蹭往上涨。
据说,他们合作搞的新能源产品,能量回收效率还能再提5%,这5%背后,是多少工程师熬夜掉头发换来的技术结晶。
所以你看,当中集车辆在武汉车展打出“唯有星链”这套组合拳的时候,它不是一次简单的产品发布会,更像是一次行业价值的重塑宣言。
当大家还在纠结于一辆车能便宜多少钱的时候,李贵平和他的中集车辆已经在思考如何构建一个全新的、更高维度的竞争平台。
这就像一群人在下象棋,你还在琢磨“马走日、象飞田”,人家已经开始布局,考虑的是整盘棋的生死。
这大概就是真正的“反内卷”吧。
不是躺平,不是佛系,而是跳出低水平的存量搏杀,去开辟一片全新的增量市场。
用李贵平的话说,“知行合一,行稳致远”。
在“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的大趋势下,谁能率先完成从制造商到全价值链运营者的蜕变,谁才能笑到最后。
而武汉这场秀,或许真的就是那个转折点的开始。
至于未来到底怎么样,咱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