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车企扛不住了!宣布关厂,不然一年赔掉几十亿

64年老厂关门,日产断腕求生背后的残酷现实

日产汽车最近扔下了一颗重磅炸弹——1961年投产的追滨工厂将在2027年彻底关闭。

这座工厂见证了日本汽车工业的黄金时代,生产过1780多万辆车,连全球首款量产电动车Leaf都是从这里开下生产线。

又有车企扛不住了!宣布关厂,不然一年赔掉几十亿-有驾

如今,它却成了日产“瘦身计划”的牺牲品。

对普通老百姓来说,这可能只是一条普通的商业新闻,但对汽车行业来说,这背后藏着太多值得琢磨的东西。

日产这几年过得不太顺。

去年亏了67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00多亿),销量一路下滑,全球市场都在萎缩。

新上任的CEO伊万·埃斯皮诺萨一上来就搞了个“Re:Nissan”计划,说白了就是“砍砍砍”——砍产能、砍工厂、砍员工。

追滨工厂的关闭只是其中一步。

日产计划把全球工厂从17家缩减到10家,产能直接砍掉100万辆。

这可不是小打小闹,而是真正的断臂求生。

为什么非得关厂?

又有车企扛不住了!宣布关厂,不然一年赔掉几十亿-有驾

很简单——钱不够了。

汽车行业现在正处于一个尴尬的转型期,燃油车卖不动,电动车又还没真正赚钱。

日产当年靠Leaf抢了个“全球首款量产电动车”的名头,但后来在电动化上反而落后了。

现在特斯拉、比亚迪、甚至中国新势力都在疯狂扩张,日产却还在为生存发愁。

追滨工厂虽然历史悠久,但生产效率已经跟不上时代。

日产决定把生产全部转移到福冈的九州工厂,那里设备更新、成本更低。

对企业来说,这是“最有效”的选择,但对2400名工人来说,未来却充满不确定性——2027年之后,他们还能不能保住饭碗?

没人能给出确切答案。

追滨工厂的关闭,某种程度上也象征着日本汽车工业一个时代的落幕。

又有车企扛不住了!宣布关厂,不然一年赔掉几十亿-有驾

这座工厂1961年投产,比很多人的父辈年纪还大。

它见证了日本经济腾飞,见证了日产最辉煌的时期,也见证了Leaf这样的创新产品诞生。

可现在,它却成了“包袱”。

很多老员工可能一辈子都在这里工作,他们的青春、汗水,甚至整个职业生涯都留在了这条生产线上。

如今,工厂要关了,他们心里是什么滋味?

“我在这干了30年,没想到最后是这样的结局。”

这句话可能是很多工人的心声。

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企业要活下去,就得做最冷酷的决定。

情怀填不了亏损的窟窿,日产现在只能选择“断腕”。

又有车企扛不住了!宣布关厂,不然一年赔掉几十亿-有驾

关厂、裁员、砍产能,这些手段短期内能止血,但长期来看,日产真正的问题在于——它到底要靠什么翻身?

燃油车市场在萎缩,电动车市场又竞争激烈。

日产虽然早早就推出了Leaf,但在后续的电动化战略上却显得犹豫不决。

如今,特斯拉、比亚迪、大众、丰田都在疯狂砸钱搞电动车,日产却还在为生存挣扎。

更讽刺的是,追滨工厂曾经是日产电动化的象征,如今却要在电动车最火的时候关停。

这就像是一个时代的黑色幽默——你曾经是先锋,现在却成了被淘汰的那个。

日产现在把希望寄托在“中国制造的电动车反攻东南亚市场”上,但这招真的管用吗?

中国电动车市场竞争激烈,日产在中国市场的存在感本来就不强,现在想靠中国工厂去抢东南亚市场,难度不小。

如果你是日产车主,或者正考虑买日产的车,看到这样的新闻,心里难免会犯嘀咕:“日产会不会哪天突然不行了?我的车售后怎么办?”

又有车企扛不住了!宣布关厂,不然一年赔掉几十亿-有驾

这种担忧很正常。

车企关厂、裁员、亏损,往往意味着它在收缩战线。

如果日产继续走下坡路,未来的车型研发、售后服务都可能受到影响。

但另一方面,日产毕竟是个全球性车企,短时间内倒不了。

它现在做的这些调整,本质上是为了活下去。

如果你喜欢日产的车,短期内还是可以买的,但长期来看,它的品牌前景确实存在不确定性。

“买车不仅要看车本身,还得看车企的未来。”

这是很多懂车人的共识。

车企的财务状况、战略方向,都会影响到你未来几年的用车体验。

又有车企扛不住了!宣布关厂,不然一年赔掉几十亿-有驾

日产现在的困境,也给所有买车人提了个醒——选车时,品牌背后的故事同样重要。

追滨工厂的关闭,不仅仅是一家工厂的落幕,更是整个汽车行业变革的缩影。

燃油车时代正在走向终点,电动车、智能化、自动驾驶……新的战场已经打开。

跟不上节奏的车企,注定会被淘汰。

日产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1780万辆车的传奇,就这样安静地结束了。”

没有盛大的告别仪式,没有媒体的广泛关注,只有冰冷的财报数字和重组计划。

这就是商业世界的残酷——时代要淘汰你的时候,连句再见都不会说。

日产现在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快地止血、转型。但能不能成功,没人敢打包票。

而对普通人来说,这个故事最大的启示或许是——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跟不上变化,就会被淘汰。

买车如此,人生亦是如此。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