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台涂装着鲜明禾赛色彩的测试车停驻在禾赛办公楼前,敏锐的TC君立刻察觉到这次媒体沟通会的不寻常。环绕车身一周,TC君发现了秘密所在——那是一款藏匿于前风挡后的小型激光雷达。结合前风挡左下方的福耀“FY”标志以及“prototype”的字样,显然,禾赛此次将展示与福耀联手打造的高度集成解决方案。
通常,激光雷达的体积与性能成正比,但在车辆集成时,必须权衡噪音、发热、安全性及美观等多重因素,同时确保使用寿命和工作稳定。为获得更佳的照射角度,常见的做法是将激光雷达置于车顶两侧,辅以中央摄像头,这种“顶犄角”设计难免影响车辆美观,且风阻、风噪、污损等问题都可能影响产品稳定性。
禾赛新发布的车规级超薄远距激光雷达ET25,其安装位置巧妙地移至风挡玻璃内侧,即车内后视镜处。这一设计不仅不影响车辆动力学性能和外观整体性,而且有效减少了环境污染的影响,省去了表面清洁的麻烦。
ET25以25mm的超薄尺寸、12W的低功耗及低于25dB的噪音水平,完美融入车内环境。在车内空调的辅助下,其被动散热系统足以应对发热问题,确保了与人共处一室的舒适性。
风挡内置的激光雷达并非新概念。十多年前,沃尔沃便在其车型中采用了风挡内侧的单线激光雷达,由大陆集团提供,构成了著名的沃尔沃City Safety系统,在AEB系统中表现卓越。然而,City Safety的短距探测(约10米)对玻璃的影响有限,而ET25这样的长距主雷达(测距能力250米以上)则对玻璃提出了更高要求。
作为国内领先的汽车玻璃供应商,福耀集团早已关注车载激光雷达领域。福耀集团副总裁蒋炳铭透露,尽管之前与多家知名激光雷达厂商探讨过车内集成方案,但因产品体积、功率、噪音及散热等问题而未能实现。“激光雷达的小型化、超薄化趋势促使福耀组建研发团队,大幅降低玻璃对红外线的吸收,提升激光效果。”
众所周知,红外线穿透车玻璃越多,车内温度越高。传统汽车玻璃设计旨在反射或吸收红外线以降低车内温度。然而,为满足激光雷达车内放置的需求,福耀对传统设计进行了颠覆性研发,在小区域玻璃实现“高透”,同时保持其他区域的反射率,实现了玻璃“内在”的分区域设计。
蒋炳铭向媒体透露,玻璃材料的变革是解决方案之一,但在实际操作中,局部处理数百吨玻璃材料并不现实。因此,福耀选择在玻璃表面进行处理,如采用镀膜技术。“尽管单独切割激光雷达照射区域进行处理也是一种方法,但必须考虑玻璃的强度和安全性。我们的挑战在于平衡玻璃的隔热性、强度和设备穿透率。”为此,福耀特制的近红外增透前挡风玻璃针对激光雷达特征波段优化了红外光透过率,确保了挡风玻璃后侧激光雷达的出色性能。
禾赛公布的实际测试数据显示,采用福耀特制玻璃的ET25在无挡风玻璃时测距为250米,在挡风玻璃后仍可达225米,性能损失微乎其微。“2022年,我们与禾赛一拍即合,共同决定将产品推向市场。产品的发布只是开始,我们期待与禾赛继续深化合作,共同迎接商业化成功的到来。”蒋炳铭总结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