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讲,瞅见日产这厢要捯饬出第三代聆风,还摇身一变成了轿跑SUV,心头不由得一紧。
这滋味儿,就好比你念书那会儿偷偷喜欢的邻桌小芳,冷不丁地跟你说她要下海了。
倒不是说不行,就是…有点五味杂陈。
咂摸咂摸,想当年,聆风那可是纯电先锋啊,四平八稳,一副憨厚老实的模样。
如今这般改头换面,要蹭时髦的边儿,这中间的弯弯绕,怕是不少。
先说说这“变脸”。
从流出的谍照和官宣的预告片来看,新聆风确实跟日产Chill-Out概念车颇有几分神似,溜背的线条,贯穿式的头灯,一股子“老子很in”的气息直往你脸上招呼。
厂方还撂下话说风阻系数仅有0.25,看来为了讨好后浪们,也是下了狠功夫。
可问题也来了。
电车这玩意儿,皮囊固然紧俏,但续航才是硬通货。
眼下放风的最高续航里程也就480公里(虽说工况未知),但要知道,当下国货电车动辄就敢叫板六七百公里。
这数据一摊开,优劣立见分晓。
再说一点,这第三代聆风要跟雷诺梅甘娜 E-Tech 共用底盘,只提供单电机版本。
虽说峰值功率能飙到220匹,可在这个“无四驱,不电动”的年头,单电机后驱,总觉着缺了点什么,少了点意思。
聊到这儿,就不得不扒一扒聆风的“前尘往事”了。
初代聆风在2010年就面世了,那辰光电车还算是个稀罕物。
后来东风启辰还把它给“土炮”了,起了个名儿叫“晨风”。
奈何,生不逢时,没蹦跶几下就歇菜了。
现在欧罗巴市场上摆着的第二代聆风,身价也不菲,要27万软妹币起步。
续航里程也就270公里,这…图个啥?
还不如整一辆国产电车呢。
所以说,这第三代聆风的处境着实有些尴尬。
论牌面,拼不过BBA;论性价比,又干不过国产新势力。
那它拿什么来破局呢?
依我看,日产大概是想靠“回忆杀”和“颜值”来撩拨消费者的心弦吧。
说到底,聆风也算是电车圈的“老炮儿”了,攒下了一波拥趸。
再者说,这回的轿跑SUV造型,的确挺抓人眼球。
但关键是,情怀这玩意儿,能当饭吃吗?皮囊再光鲜,续航拉胯,也是枉然。
眼下在欧罗巴,和聆风一个调调的,清一色都是咱们自家的牌子,像名爵MG4 EV、比亚迪海豚。
这些车不仅价格更接地气,配置也更高人一等。
说白了,日产想在电车这块蛋糕上切一刀,光靠“换汤不换药”是行不通的。
得拿出真章,在电池技术、智能化方面多下点功夫。
否则,就算第三代聆风真的“潮”起来了,也怕是镜花水月一场空。
毕竟,消费者又不是冤大头,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与其把心思都放在外壳设计上,倒不如好好琢磨琢磨怎么把续航搞上去,怎么把成本降下来。
这才是电车发展的正经路子啊。
就像那个要去蹦迪的同桌,如果她只是糊了层厚厚的脂粉,就以为自己很“潮”了,那迟早要被人拍在沙滩上。
只有真正提升自己的段位,才能在夜场里站稳脚跟。
所以,对于第三代聆风,我还是盼着它能“德艺双馨”,别只换了个马甲,就觉得自己能行了。
要知道,电车江湖厮杀得这么凶猛,一个不留神,可就得卷铺盖走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