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上汽荣威,大家的第一印象可能就是上海满大街跑的网约车。也正是这些网约车,支撑起了上汽荣威一半以上的销量。
从上汽荣威的产品矩阵来看,整体还是比较丰富的,无论是轿车还是SUV以及MPV领域,基本都有所覆盖。按说这样的排兵布阵,上汽荣威不应该卖的这么不景气。但是去年上汽荣威品牌仅实现销量13.8万辆,和目标20万辆还差了不少。同比2023年的15.72万辆有了明显下滑。
其实上汽荣威迟迟在销量上难以突破,最要的原因就是品牌形象长期处于模糊状态。还记得在上汽荣威发展初期,入局还是比较早的,品牌定位也是走的高端路线,但由于高端市场销量不佳,之后又推出大量中低端车型,这也导致消费者对其品牌形象认知不清晰。甚至在级别上,还不如一些新势力品牌。
就拿上汽荣威iMAX8来说,原本MPV是最能带动品牌走向高端的车型。荣威iMAX8也试图尝试了,18.88万元的起售价。确实比传祺M8高出一万元。但实际的产品表现,更多的消费者还是选择了传祺M8、别克GL8这样的传统MPV。
主要原因是上汽荣威iMAX8的实用性功能欠佳,豪华感也一般,宣传的“魔屏”“魔吧”等功能,实际应用性低。例如魔吧煮茶功能,对于非长途旅行的车主来说,使用较为繁琐,清洁起来也比较麻烦,还不如改为储物盒来的更实际。
另外,上汽荣威产品品质频繁遭到投诉,如发动机熄火、漏油、天窗异响、变速箱故障等问题,也影响了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正是在这样的前景下,上汽荣威想通过MPV走向高端的计划泡汤了。
除了靠MPV翻身失败以为,新能源产品发展缓慢也是导致上汽荣威跟不上队的主要问题。不过最早走智能路线的也的确是上汽荣威,“你好斑马”在当时可以说瞬间出圈。不过正当大家也要走智能化方向时,荣威却放慢节奏,频繁变动自身标签。随后便导致其在电动化、智能化等核心技术方面,没有形成明显的竞争优势,与众多新势力品牌拉开了差距,综合表现上更是没有突出亮点。
此外加上荣威在营销推广上的投入不足,品牌曝光度和热度不够。这样也就很难以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和兴趣。而经销商的服务水平和销售能力参差不齐,极大程度影响了消费者的购车体验和品牌口碑。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上汽荣威想要摆脱只靠卖入门产品生存。最大的方式就是提高品牌的知名度,比如像传祺卖的就是性价比,蔚来卖的就是服务。当然作为上汽集团的大厂品牌,上汽荣威想要打好自身人社其实并不难。深入分析市场和消费者需求,明确自身的定位。依托大厂资源提升产品品质和完善的服务体系,这些都是上汽荣威可以改善的。
所以总得来看,上汽荣威想要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继续存活下来,真的需要在产品、技术和营销等方面多下点功夫了。不然想要靠弯道转型超车,真的很难!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