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裁撤百家经销商谋转型智能化成关键

奔驰这次是真要“刮骨疗毒”了,刀刃向内,直指国内经销商体系。

据说,要“优化”掉百余家,这“优化”二字背后,尽是江湖恩怨,明争暗斗。

2023年奔驰在国内卖了76万多辆,可谓烈火烹油,经销商也跟着鸡犬升天,突破了700家。

奔驰裁撤百家经销商谋转型智能化成关键-有驾

可这“盛世”还没几年,就要忍痛割爱,挥泪清仓了?

这事儿,初听着实令人费解。

车市下行,当然是主因。

去年奔驰销量滑落至71万余辆,今年首季更是“俯冲式”下跌约10%。

顺风顺水时,恨不能广设藩篱,跑马圈地。

逆水行舟时,自然是壮士断腕,鸣金收兵。

这道理,浅显易懂。

关键是,奔驰经销商的苦日子,并非始于今日。

早在去年,就有风声鹤唳,抱怨奔驰“摊派”过甚,经销商为求自保,只能祭出“价格绞杀”。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最终大家都是“赔本赚吆喝”。

你想,同样是卖三叉星,你挥刀自宫降一万,我便釜底抽薪降两万,最后谁也捞不着好处。

一位熟稔北京奔驰内情的仁兄就跟我私语,说门店鳞次栉比,奔驰自身亦难节制价格。

这好比一钵粥,僧多粥少,大家你争我夺,最终皆是饥肠辘辘。

故而,裁撤部分经销商,稳价,亦是顺理成章。

而且,深究其里,还有更深邃的考量。

当今新势力车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理想、蔚来,哪个不是虎视眈眈?

它们不仅产品力爆棚,服务更是无微不至。

奔驰若仍拘泥于陈规陋习,恐怕终将湮没于历史尘埃。

奔驰并非懵然无知。

你看,他们一面裁汰销售,一面却在扩充研发队伍。

以往奔驰在华的研发团队,主要负责在地适配。

而今,他们开始肩负更多的研发重任,尤以智能座舱系统MB.OS的开发为重中之重。

这昭示着什么?

奔驰裁撤百家经销商谋转型智能化成关键-有驾

昭示着奔驰意欲扎根中国,在智能化领域奋起直追。

这宛如一场豪掷千金的豪赌。

奔驰赌的是,精简经销商,可以提高效能,降低成本,将更多资源倾注于研发。

待到新产品问世,便可力挽狂澜,稳住阵脚。

然而,从产品发布到市场接纳,尚需时日。

期间,奔驰销量是否会持续萎靡?

经销商是否会怨声载道?

这些皆是未可知之数。

当然,经销商亦非任人宰割的羔羊。

毕竟,当初为了斩获奔驰的经销权,他们可谓倾囊而出。

据说,在二线城市开一家奔驰4S店,至少要耗资2000万,一线城市更是成倍增长。

如今一纸令下,便要“卸磨杀驴”,总得给予人家一个过得去的说法吧?

况且,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显示,去年国内已有约4000家经销商黯然退场。

即便如此,奔驰依旧算得上是凤毛麟角。

诸多经销商投资人,宁愿勒紧裤腰带,也不愿轻易放弃。

毕竟,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奔驰再式微,也优于其他品牌。

因此,奔驰此番“刮骨”,注定是一场犬牙交错的博弈。

它不仅关乎奔驰的未来命运,亦牵系着数百家经销商的兴衰荣辱。

言归正传,奔驰此番收缩,实则为我们敲响了一记警钟。

过往那种倚赖扩张规模、挑起价格战的模式,已然穷途末路。

而今,消费者愈发成熟,他们不仅注重品牌,更看重产品与服务。

倘若奔驰不能在智能化、电动化领域拿出真正具备竞争力的产品,即便裁撤再多的经销商,亦是扬汤止沸,无济于事。

仅2024年经销商数量就超过700家,这个数字足以印证奔驰过去扩张之迅猛。

与坊间臆测相左的是,这种迅猛扩张并未给奔驰带来持续增长,反倒催生了经销商间的恶性竞争。

当我们习以为常地将缘由归咎于市场竞争白热化时,是否忽略了奔驰自身在渠道管理上的积弊?

或许,这番大刀阔斧的变革,正是奔驰反躬自省、再塑辉煌的一次契机。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