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上了爆火的小米YU7,比ModelY便宜6.77万,小鹏G7有多少胜算呢?
作为全球首款L3级算力AI汽车,小鹏G7还值得买吗?
7月3日,全新智能家庭SUV小鹏G7正式上市了,新车共有602长续航Max、702超长续航Max、702超长续航Ultra三个版本,售价分别为19.58万元、20.58万元和22.58万元,上市即交付,开售9分钟大定破万。
新车亮点在于:实现了2250TOPS有效算力以及本地端VLA+VLM大模型部署,搭载了和华为合作的追光全景抬头显示,加上小鹏自研的太极AI底盘、增强AEB。
竞品“卷成麻花”
分析来看,首先小鹏G7之前以预售23.58万的价格,现在实际价格来到19.58万元,降幅高达4万,这个价格还是非常让人意外的。
20万级的新能源SUV都卷成麻花了。隔壁小米YU7的18小时拿下24万的锁单,破全球汽车订单历史;ModelY常年稳坐销冠,就算有新势力冲击,品牌光环还是在;那边智界R7在小米上市前一天就降两万;还有乐道L60销量回升,极氪7X、阿维塔07等的产品力也不容小觑,甚至还有“付过押金,强订单”的情况出现,且不排除后期有进一步的优惠政策。
价格错位
再看小鹏G7,从本次上市发布会就可以看出,人家铁了心要在科技感上甩开对手:三颗图灵AI芯片,算力超2200TOPS,跟华为合作的ARHUD,装了VLM大模型的智能座舱,纯视觉辅助驾驶路线。
如今重点来了,小鹏这招价格打得确实是妙.
小鹏G7上市指导价19.58万-22.58万。
即避免了与小鹏G6(售价17.68万-19.88万)的错位竞争,又拉开了与特斯拉和小米YU7的价格差距。
(特斯拉ModelY 26.35万-31.35万)
(小米YU7 25.35万-32.99万)
比Model Y便宜6.77万,比小米YU7便宜5.77万,这样一对比看起来,其实优势就很明显了。
所以对比二者,要是品牌影响力实在拉不开差距,只能在体验、颜值、性能这些看得见的地方超越,还得价格更低,才能让用户觉得“赚到了”,愿意掏钱。结。
而且小鹏高管也说了,G6是给小康家庭用的,实用+科技;G7是给中产年轻家庭;G9是高端款,性能和体验要求更高。这三款车覆盖了不同人群。
据发布会当天采访披露,针对大量消费者(尤其是小定用户)提出的“小鹏续航足够扎实、城市代步600km足够”的反馈,小鹏产品负责人Nick在沟通中明确表示,新增G7 602km续航版本正是为了回应这一需求,通过更精准的续航配置进一步提升产品的价格竞争力。
从综合价格分析视角来看,这一策略的布局堪称精妙,市场反馈更是立竿见影。反观小米YU7车型,目前订单排队已延至2026年下半年,其月产能仅2万台的现状,让消费者提车显得遥遥无期。而小鹏此次凭借“上市即交付”等政策加持,叠加辅助驾驶功能对年轻群体的吸引力,预计将进一步扩大用户圈层,吸纳更多追求智能驾驶体验的年轻消费者。
电动EV:
选车终究是“需求对了才叫值”。
小米YU7虽火,但2026年的提车周期太考验耐心;Model Y的品牌够硬,可26万起的价格门槛劝退不少家庭;而小鹏G7像把“平衡尺”,20万内给足智能配置,去到22万还可选2250TOPS算力、全球首款L3级算力AI汽车,并且还有上市即交付的踏实感,恰好戳中中产年轻家庭“既要科技感又要实用性”的痛点。
若你的预算卡在20万左右,既想要智能驾驶的“未来感”,又不愿为品牌溢价买单,小鹏G7的“胜算”,或许就是它懂你有多想要“赚到的感觉”。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是你,会选小鹏G7、Model Y、小米YU7,还是其他竞品呢?评论区聊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