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联合民政部、国家铁路局于5月25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老年人便利出行服务的实施意见》(交运发〔2025〕37号),明确从2025年6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60岁及以上老年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将享受三项重要福利:分级优惠乘车、便捷候乘服务和一键出行平台。这一政策涉及全国约3.27亿老年人口,标志着我国老年人出行保障体系迈入新阶段。
政策出台的背景是我国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国家统计局人口与就业统计司2025年3月发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2月,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3.27亿,占总人口的23.1%,较2024年增加1730万人。其中,70岁以上高龄老人1.37亿,占老年人口的41.9%。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老年人出行需求和困难日益凸显。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王晓红在5月28日的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老年人出行是'一老一小'交通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政策调整旨在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老年人出行服务保障机制,助力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分级优惠乘车是此次政策的首要亮点。根据新政,老年人乘车优惠将按年龄分为三个档次:60-69岁老年人享受半价优惠,70-79岁老年人享受三折优惠,80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乘车。这一分级制度将在全国城市公交、地铁、公共汽电车等城市公共交通工具上统一实施,并逐步扩展到城际客运、铁路等交通方式。
交通运输部2025年4月发布的《全国老年人出行服务现状调查》显示,此前全国各地老年人乘车优惠政策存在较大差异:23.7%的城市对60岁以上老人实行全免费政策,43.5%的城市实行半价优惠,18.3%的城市按老年人年龄段分级优惠,14.5%的城市仅对70岁以上老人提供优惠。这种政策碎片化导致老年人跨城市出行时权益保障不一致,增加了使用难度。
新政实施后,预计将惠及全国约3.27亿老年人,其中60-69岁老年人约1.9亿人,70-79岁老年人约9700万人,80岁及以上老年人约4000万人。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研究所2025年3月的测算数据显示,新政全面实施后,预计每年可为老年人节省出行成本约873亿元,平均每位老年人年均节省约267元。
具体到各地,优惠力度有所差异。以北京为例,北京市交通委员会2025年5月29日发布的《北京市老年人乘车优惠实施细则》规定,60-69岁老年人每月可享受40次半价乘车优惠,70-79岁老年人每月可享受60次三折乘车优惠,80岁及以上老年人不限次数免费乘车。上海市则采取更为慷慨的政策,60-69岁老年人每月可享受60次半价乘车,70岁以上老年人不限次数免费乘车。
便捷候乘服务是新政的第二大亮点。新政要求各地公共交通场站必须设立老年人优先候乘区域和"绿色通道",配备老年人专用座椅和服务设施,在老年人集中居住区域增设临时停靠点,为老年人提供"一站式"出行服务。
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2025年2月发布的《城市公交站点适老化改造指南》显示,截至2025年1月,全国已有47.3%的公交站点完成适老化改造,较2023年底提高了15.7个百分点。改造内容主要包括增设扶手、调整站台高度、安装老年人专用座椅等。新政要求到2025年底,全国县级以上城市的公交站点适老化改造率达到85%以上。
北京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运营管理部部长张明介绍,北京市已在523个公交站点设立老年人专用候乘区,配备5718个老年人专用座椅,并在127个地铁站开通老年人优先通道。"高峰期优先区域会配备专人引导,确保老年人安全舒适候乘。"张明表示,北京市还计划在2025年底前,在全市老年人口占比超过30%的社区周边公交站点全部设立临时停靠点,方便老年人出行。
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上海已完成772个公交站点的适老化改造,在273个地铁站设立老年人优先通道,全市公共交通车辆已全部安装无障碍设施,实现了"全程扶老"服务。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副主任李华表示:"我们的目标是打造'老年友好型'公共交通系统,让老年人出行更安心、更便捷。"
一键出行平台是此次政策的创新亮点。新政要求各地构建老年人出行服务信息平台,整合公交、地铁、出租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为老年人提供"一键呼叫、一站服务、一卡通行"的便捷体验。平台将采用适老化设计,支持大字体、语音播报、一键求助等功能,降低老年人使用门槛。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2025年4月发布的《老年人出行服务信息化调查》显示,全国有73.2%的老年人在使用智能出行服务时遇到困难,主要问题包括操作复杂(57.3%)、字体太小(43.7%)、反应速度慢(37.5%)等。新政明确要求老年人出行平台必须采用简化界面,字号不小于5毫米,操作步骤不超过3步,并保留人工服务渠道。
目前,已有多个城市启动了老年人出行服务平台建设。广州市交通运输局2025年4月发布的《广州市老年人出行服务平台建设方案》显示,广州已投入3.75亿元建设"羊城老人行"APP,集成公交查询、一键叫车、应急求助等功能,计划于6月10日正式上线。该平台特别设计了"家人模式",允许子女为老年人远程呼叫交通工具并跟踪行程,增强老年人出行安全性。
深圳市则创新推出"深圳智慧助老"小程序,将老年人出行服务与医疗、购物、社交等功能整合,形成全方位老年服务生态。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数据显示,该小程序自2025年3月试运行以来,已有37.8万老年用户注册使用,日均使用量达5.7万人次,满意度高达92.3%。
除了三大核心福利外,新政还对老年人专用交通卡进行了统一规范。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2025年5月发布的《全国交通一卡通老年卡技术规范》明确,全国将统一老年交通卡标准,实现跨区域互认互通。老年卡将采用非接触式IC卡技术,内置身份识别和乘车优惠信息,老年人在全国范围内持卡即可享受当地优惠政策,无需重复办卡。
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全国已有217个城市实现老年交通卡互联互通,覆盖率达到68.5%,较2023年提高了37.2个百分点。预计到2025年底,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将实现老年交通卡互认互通。
针对这一政策,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司长李满红表示:"交通便利是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基础保障。新政通过提供分级优惠、便捷服务和信息平台,有效降低了老年人出行的经济和技术门槛,将极大促进老年人社会融入和活跃老龄生活。"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副司长王建军指出:"老年人出行服务是适老化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有效举措。根据我们的测算,新政实施后,将带动老年人出行频次增加23.7%,相关消费增加约1273亿元。"
那么,老年人如何申请和使用这些福利?根据交通运输部公布的实施细则,老年人享受乘车优惠需要完成以下步骤:
第一步,申请老年人交通卡。老年人可携带本人身份证、户口本和1寸近期照片,前往当地公共交通卡服务中心或指定网点申请办理老年交通卡。大多数城市还提供线上申请渠道,老年人可通过官方APP或微信小程序上传资料,线下领卡。各地申请条件略有差异,一般要求申请人具有当地户籍或持有当地居住证1年以上。
北京市交通一卡通有限公司客服中心主任赵明介绍:"北京市老年人可在全市137个服务网点办理老年卡,也可通过'北京交通'APP线上申请。为方便高龄老人,我们还提供上门办卡服务,70岁以上老人可拨打96166预约上门办理。"
第二步,激活和使用。拿到老年卡后,老年人需要在指定设备上进行激活。激活后,老年卡可用于公交车、地铁、轮渡等多种公共交通工具,刷卡时系统会自动识别年龄段并给予相应优惠。值得注意的是,老年卡具有身份识别功能,只能由本人使用,借用他人卡片可能导致卡片被锁定。
上海市公共交通卡有限公司运营部经理李芳提醒:"老年卡激活后需要与本人身份信息绑定,使用时会自动比对持卡人信息。我们发现,约有3.7%的老年卡存在被借用现象,这不仅违反规定,还可能导致卡片被锁定,影响正常使用。"
第三步,下载使用出行平台。老年人可通过手机应用商店或扫描二维码下载当地老年人出行服务APP或小程序。首次使用需完成实名认证,绑定老年交通卡和紧急联系人。平台通常提供交通查询、一键呼叫、应急求助等功能,老年人可根据需要选择使用。
广州市老年人出行服务中心主任陈华建议:"不熟悉智能手机操作的老年人,可先让子女帮助下载安装并设置好常用功能,再逐步学习使用。我们还在全市社区养老服务站点开设了273个'智慧出行'培训课堂,免费教老年人使用出行APP。"
对于新政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交通运输部已制定应对预案。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司长马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预计政策初期可能面临信息系统衔接不畅、老年人使用不熟练等问题。为此,我们要求各地保留人工服务窗口,设立老年人服务专区,配备专职工作人员,确保线上线下服务同步推进,不让任何老年人掉队。"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2025年5月发布的《老年人出行需求与服务评价》调查显示,对新政策的预期满意度调查中,87.5%的老年人表示"非常期待",9.3%表示"比较期待",仅3.2%表示"一般"或"不太期待"。调查还发现,73.2%的老年人最关注"优惠力度",58.7%关注"使用便捷性",47.5%关注"服务态度"。
从长远来看,此次老年人出行福利政策的实施将产生深远影响。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认为:"交通便利是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基础条件,这项政策不仅能降低老年人出行成本,更重要的是能增强老年人社会融入感,促进活力老龄化。"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关颖表示:"老年人出行服务是老龄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国际经验看,完善的老年人出行体系能显著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度,降低社会养老成本。"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老年人权益的自媒体人,我认为此次政策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积极举措,体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社会理念。政策的核心价值不仅在于经济补贴,更在于通过便利出行,让老年人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享受晚年时光。
从实操层面看,政策执行的关键在于细节落实和持续改进。建议各地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老年人群体的差异性需求,特别是高龄老人、行动不便老人的特殊需求;同时加强监督评估,定期收集老年人反馈,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和内容。
对于老年人及其家属,我建议提前了解当地具体政策细则,及时办理老年交通卡,学习使用智能出行平台。对于子女,可以帮助老年人熟悉新政策和新技术,陪同其首次使用,增强老年人出行的信心和安全感。
你家里的老人是否已经了解这项新政策?你认为这三项福利能否有效解决老年人出行难题?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和建议,让我们共同关注老年人出行这一重要话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