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统计局最新发布
泰州在2024年江苏省13市GDP排名中脱颖而出,其经济表现备受瞩目。
2024年江苏13市GDP排名揭晓
在最新发布的2024年江苏省13市GDP排名中,泰州凭借其出色的经济表现,成功吸引了众多目光。
2024年江苏经济概览
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中,江苏展现出惊人的经济韧性,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高达137008.03亿元,同比增长5.8%,增量稳居全国前列。这一卓越成就,充分展现了江苏作为经济大省的稳固地位,以及在全国经济格局中不可或缺的“压舱石”角色。近日,江苏省统计局详细公布了13个设区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各市的经济亮点层出不穷,进一步凸显了江苏经济发展的多元性与区域间的协同效应。
从经济总量上看,苏州以26726.98亿元的地区生产总值稳坐江苏全省头把交椅。作为江苏经济的领头羊,苏州依托其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和开放型经济体系,在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等行业展现出显著优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更是突破4.7万亿大关。同时,工业百强企业的卓越表现也推动了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快速增长,贡献率高达60.2%。此外,民营工业产值的占比也有所提升,达到49.3%,进一步激发了产业的发展活力。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苏州也取得了不俗成绩,产值达到25726.3亿元,同比增长7.7%,充分展现了其强劲的产业升级势头。
紧随苏州之后的南京,以18500.81亿元的生产总值位列第二。南京的服务业在该市的经济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占比高达66.7%,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在工业领域,高技术制造业的强劲表现尤为引人注目,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等多个行业的增加值均实现了显著增长,彰显了南京创新驱动发展的坚实基础。
无锡、南通和常州三市的生产总值也均突破了万亿元大关。无锡的装备制造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6.3%,有力拉动了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快速增长。南通则以6.2%的增速领跑全省,其六大产业集群的产值增长更是达到了8.5%,同时,船舶海工产业的规模也突破了2000亿元大关。常州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环节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产值同比增长12.3%,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增长贡献率高达73.0%,无疑成为推动该市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
在省内城市的经济排名中,泰州以7020.95亿元的傲人成绩紧随其后,位列第六,彰显出其独特的发展魅力。泰州不仅提前一年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总量目标,更在产业发展上硕果累累。该市成功入选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1个,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8个,充分展现了其在特色产业领域的实力。此外,泰州还荣获了多项国家级和省级荣誉,包括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全省首批未来产业先行集聚发展试点(合成生物)等,以及在造船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等方面的显著成就。
在创新能力方面,泰州市也取得了显著进展。生命科学泰州实验室的挂牌成立,以及泰州队列建设研究被列入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专项,都体现了该市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实力和影响力。同时,泰州市还新增了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1家,新建市重点实验室48家、离岸创新中心10家,进一步推动了创新能力的持续增强。
在项目建设上,泰州同样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年“三比一提升”新开工、新竣工项目数分别实现了大幅增长,37个列省重大项目也正在有序推进中。金鹰顶峰油脂产业一体化项目一期已竣工投产,同时,申跃科技高性能电驱系统项目、新时代新能源船舶智造项目等总投资超百亿的项目也已开工建设。此外,盐泰锡常宜铁路的正式开工、北沿江高铁泰州段及扬泰机场二期工程的加快建设,都为泰州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徐州以9537.12亿元的优异成绩紧追其后,距离万亿大关仅一步之遥,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而淮安、盐城、扬州、镇江、连云港和宿迁等城市,虽然在GDP总量上相对较小,但也在各自特色产业领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其中,淮安以7.1%的增速高居全省榜首,其经济发展势头不容小觑。
从产业结构来看,全省各地展现出多样化的发展特色。苏州、无锡、南通等制造业基础雄厚的城市,持续强化并提升其制造业实力,推动产业向高端、智能和绿色方向迈进。而南京、扬州等城市则在服务业领域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服务业占比不断提升,尤其以金融、科技服务和文化旅游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此外,全省各地也积极布局新兴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以及人工智能等领域正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
在区域协同发展方面,苏南地区凭借其领先的创新资源和先发优势,继续发挥其引领作用,推动苏中、苏北地区的协同发展。随着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江苏的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显著进展,跨区域产业合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以及公共服务共享等方面均取得了积极成果,进一步增强了全省经济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总体而言,2024年江苏13市的GDP数据展现了全省经济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稳健步伐。各市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致力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推动区域间的协同发展。展望未来,江苏将继续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为全国经济发展贡献更多的江苏力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