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考头一天,切莫再踅摸车轮子!” 这话乍一听,颇有些悖乎常理?
毕竟,临阵抱佛脚,不也图个心安?
可驾校教头们还真就这么支招,而且说得头头是道。
这桩事儿,着实耐人寻味。
按常理推断,练车这码事,难道不是越多益善?
特别是科目二这等几近苛刻的试炼,多练一日,便多一分胜算。
然而,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细细咂摸,这句“考前一日罢练”的背后,实则暗藏玄机。
先说说那些恨不能把身家性命都托付给练车场的学徒。
他们笃信,科目二就那几个套路,练得烂熟于心,肌肉记忆便会根深蒂固。
此话不无道理,但前提是,你得练对路子。
倘若练车之时,总是带着积习难改的毛病,抑或心态崩盘,越练越偏,那还不如作壁上观。
这就好比,你温书迎考,结果却死磕错误的知识点,岂非徒劳无功?
再说说那些考前才想起烧香拜佛的。
他们盘算着,临考前再抱薪救火,说不定能侥幸过关。
可科目二这玩意儿,并非靠生吞活剥就能奏效。
它需要的是稳扎稳打,是心如止水。
考前临阵磨枪,反倒会徒增压力,万一练得差强人意,心态瞬间崩塌,临场更容易失误。
那教头们为何会如此耳提面命呢?
实则,教头们的小算盘也打得精明。
一方面,有些教头或许认为,学徒的技术已然定格,考前一日再练,也难有回天之力,倒不如让学徒们养精蓄锐,平复心绪。
另一方面,也有些教头担忧,学徒考前操练过度,万一出了岔子,影响了考试,那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当然,还有一种更为隐晦的原因。
那就是,我们的驾考制度,是否过分强调应试之技,而忽视了驾驶的真谛?
科目二的考校,说白了,就是在一方逼仄的场地里,按照既定的路线,完成几个特定的动作。
这与真实的道路驾驶,简直是南辕北辙。
诸多学徒考过了科目二,上了路依然战战兢兢,抑或驾驶粗疏,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引以为鉴吗?
区区一句“考前一日莫练”,便能折射出驾考制度的种种痼疾。
它既映照出学徒的焦灼,也袒露出教头的无奈,更指向了我们对驾驶这桩事的认知偏差。
当我们习以为常地将缘由归咎于学徒不够用功、教头不够尽责时,是否忽略了制度本身的设计缺陷?
与坊间认知相左,驾考的最终目的,不应是让学徒通过考评,而是让他们掌握安全驾驶的本领。
倘若我们的驾考制度,能够更加侧重于实际道路驾驶的演练,更加注重培育学徒的安全意识,那么,就不会有这般关于“考前一日该不该练车”的龃龉了。
是以,下次再闻“考前一日罢练”之语,莫要急于辩驳,不妨多忖度它背后的深意。
或许,它并非一句简单的谏言,更是一面明镜,映照出我们驾考制度的捉襟见肘之处。
仅此一隅,便足以窥见问题的冰山一角。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