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叉臂悬架与麦弗逊悬架在驾驶感受上的差异一直是车迷们热议的话题。简而言之,麦弗逊悬架以其结构简洁、空间占用小著称,但因其减震筒固定于车轮的设计,对不同路面的振动过滤能力有所限制。相较之下,双叉臂悬架则能根据路面情况灵活上下活动,并出色地滤除振动,尽管其占用空间相对较大。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具体实例,深入探讨这两种悬架的特点及其演变历程。
↑汽车独立前悬挂实例
谈及汽车悬挂,我们通常会想到独立悬挂与非独立悬挂的分类。然而,这只是汽车悬挂系统的一部分,它需要与减震系统协同工作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减震系统的核心组件包括弹簧和减震器。独立悬挂的独特之处在于其车桥设计为断开式,这样每一侧的车轮都能通过弹性悬架独立与车架相连,实现单独跳动且互不干扰。具体而言,汽车悬挂系统由悬架摆臂、支柱和减震弹簧等多重部件精心构成。
↑独立悬挂与非独立悬挂系统组成
弹簧在汽车悬挂系统中扮演着支撑车身质量的角色。当车辆静止时,弹簧处于其静止位置。然而,在行驶过程中,弹簧会随着路面的起伏而压缩或弹开,进而将这种起伏转化为可接受的车身振动。这种振动通过振幅和振动周期来衡量。虽然弹簧能够将路面的起伏转化为可接受的车身振动,但如果不加以控制,这种振动可能会长时间持续。就像高考物理中的理想弹簧和滑块一样,汽车悬挂系统中的摩擦力是必要的,它能够使车身振幅迅速减小。这种摩擦力在汽车悬挂中被称为阻尼,而减震器正是提供这种阻尼的关键部件。
↑汽车悬挂减震系统的减震器工作原理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汽车悬挂减震系统的核心部件——减震器的工作原理。通过朋友的手绘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麦弗逊悬挂、双叉臂悬挂以及增强麦弗逊悬挂之间的差异。这些差异不仅影响着汽车行驶的稳定性和舒适度,还体现了不同悬挂系统在应对路面起伏时的独特表现。
↑悬挂对比:麦弗逊、双叉臂与增强麦弗逊
麦弗逊悬挂因其结构简单、空间占用小而受到广泛欢迎,市场上众多车型都采用了这种设计。其减震筒固定点直接设在车轮上,车轮与底盘通过活动点相连结,这种设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麦弗逊悬挂针对不同路面振动的过滤能力。
↑麦弗逊悬挂的工作原理及其优缺点
麦弗逊悬挂以其结构简洁、制造成本低廉以及轻量化的特点受到青睐。然而,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前束角易受垂直轴向位置的影响,且在选择前束角时的自由度相对受限。
↑双叉臂悬挂的工作原理
在发动机横置的车型中,发动机舱的空间往往被发动机和变速箱占据大部分,这使得大多数车型只能选择节省空间的麦弗逊独立前悬挂。然而,这种单一连接点的设计在某些复杂路况下显得力不从心。为了提升驾驶体验,高端车型更倾向于采用双叉臂悬挂。双叉臂悬挂的设计独特,其减震筒和车轮的两头通过两个活动点分别固定在上叉臂和下叉臂上。这样的结构使得双叉臂悬挂能够根据不同路面灵活上下活动,同时有效滤除振动,为驾驶者提供更加平稳的驾驶感受。
↑悬挂对比:麦弗逊(左)与双叉臂(右)
尽管双叉臂悬挂提供了卓越的驾驶体验,但它对空间的需求较高,主要适用于纵置发动机的车型。为了平衡空间限制与高性能需求,通用汽车采用了增强型麦弗逊悬挂HiPerStrut。这种设计巧妙地将减震筒和车轮的一端通过底部叉臂的活动点固定,而另一端则通过上部活动点相连结,从而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了出色的悬挂性能。
↑君威GS的增强麦弗逊悬挂设计
君威GS所配备的HiPerStrut前悬挂,不仅具备两大显著优势,还能显著提升驾驶体验。首先,它能够有效预防扭矩转向现象,确保车辆在加速过程中方向依然稳定可控。其次,该设计在转弯时能维持车轮的负外倾角,从而保持轮胎与地面的紧密抓地力,提升操控性能。
↑通用汽车HiPerStrut增强麦弗逊悬挂
麦弗逊悬挂以其结构简单和节省空间的特点而闻名,但其在不同路面上的振动过滤能力却受到减震筒固定于车轮的限制。双叉臂悬挂则能灵活适应不同路面,上下活动自如并有效滤除振动,但遗憾的是其占用空间相对较大。君威GS所采用的增强型麦弗逊前悬挂,巧妙地在紧凑的空间内实现了出色的悬挂性能,既保留了麦弗逊悬挂的优点,又克服了其振动过滤的不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