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座SUV大战背后:中产家庭的“伪需求”狂欢
2025年还没到,车企们已经迫不及待地给中国家庭画饼了——六座SUV,成了新时代的“幸福标配”。理想、蔚来、沃尔沃……一个个摩拳擦掌,从30万到50万,从纯电到增程,仿佛不买一辆六座车,就不配谈“家庭出行”。可这真的是普通家庭需要的吗?还是资本和焦虑联手制造的又一场消费陷阱?
看看这些车的卖点吧:轴距3米、纯电续航200公里、零重力座椅、车载冰箱……技术参数一个比一个漂亮,价格却一个比一个吓人。理想i8卖35万,沃尔沃EX90直接冲上50万,就连号称“价格杀手”的传祺向往S9,起步价也要23万。普通工薪家庭一年的收入,可能刚够买半辆车。可车企们却理直气壮地告诉你:这是“家庭刚需”。
刚需?真是笑话。中国有多少家庭真的需要一辆六座SUV?二孩政策放开后,车企和媒体拼命渲染“三代同车”的温馨画面,可现实是,大多数家庭连二孩都没生,更别说天天拉着父母一起出游了。六座车的第三排,多少人买回去就变成了常年放杂物的“宠物专座”?可车企不管,他们只管把车越造越大,价格越定越高,然后告诉你:这才叫“生活品质”。
更讽刺的是,这些车一边喊着“家庭出行”,一边却在疯狂堆砌中产虚荣符号。英伟达智驾芯片、21寸轮毂、北欧环保内饰……哪个是真为了孩子?哪个是为了让车主在朋友圈晒出“高端家庭”的人设?当一辆车不再只是代步工具,而是社交货币时,它的价格自然水涨船高。可最后买单的,还是那些被“不能亏待家人”绑架的普通父母。
有人说,市场决定一切,有人买就说明有需求。可问题是,这需求是自发的,还是被制造出来的?当车企、媒体、KOL联手鼓吹“六座才是家庭终极答案”时,多少人是跟风下单?多少人是算了又算的贷款咬牙硬上?看看论坛里那些讨论“要不要卖房换车”的帖子,就知道这场狂欢有多荒诞。
真正的家庭用车该是什么样?是安全、实用、负担得起,而不是在参数表里攀比谁的续航多10公里、谁的屏幕大1英寸。当一辆车的价格抵得上小城市一套房,它再豪华,对普通家庭来说也是奢侈品,不是必需品。可悲的是,在这个被消费主义裹挟的时代,我们似乎已经忘了怎么理性消费,只会被车企牵着鼻子,为根本不存在的“完美家庭”买单。
下次再看到“六座SUV”的广告,不妨问问自己:我们真的需要这辆车,还是需要那个被营销塑造出来的“理想家庭”幻象?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