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市场里,要说最热闹的事,恐怕就是大众途岳那让人惊掉下巴的降价了。
这台车,搁在以前,怎么也得准备个十六七万才能落地,算是不少家庭踮着脚才能够着的“德系品质”。
可就在最近,风向突然变了,经销商那边传出来的消息是,这台车直接降到了八万出头的水平。
这个降幅,不是打个九折八折,而是直接“腰斩”,一下子就在准备买车的圈子里炸开了锅。
很多人都在问,这到底是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还是一个包装精美的坑?
这车到底还能不能买?
咱们得先搞明白,途岳这台车以前是个什么地位。
它刚出来的时候,大众给它的名头可是“小途观”,是用来接替上一代神车途观的市场位置的。
那时候,它的定位很清晰,就是一台纯正的德系紧凑型SUV,对标的是本田CR-V和丰田RAV4这些老牌劲旅。
顶配车型办下来直奔二十万去了,可以说是相当有底气的。
但是,市场是残酷的,途岳上市后的表现一直不温不火,销量上始终没有达到大众的预期。
更关键的是,咱们自己的国产车,像哈弗H6、吉利博越、长安CS75PLUS这些车,发展得实在是太快了。
它们不仅在设计上越来越好看,空间做得越来越大,配置更是高得让人眼花缭乱,价格还比合资车便宜一大截。
这就好比你开了一家西餐厅,一份牛排卖两百块,味道确实不错。
但你旁边的中餐馆,八十块钱就能吃到四菜一汤,味道好分量足,装修也越来越上档次。
时间一长,顾客自然会用脚投票。
大众一开始还想端着架子,但眼看着库存越来越多,再不行动就要被市场彻底遗忘了。
于是,大众做出了一个艰难但又必然的决定:降价,而且是史无前例的大降价。
这一刀下去,效果确实明显,销量一下子就冲上来了,现在每个月也能卖出一万多台,总算是稳住了阵脚。
但问题也来了,这便宜下来的七八万块钱,究竟是从哪儿省出来的呢?
一分钱一分货,这个道理永远不会错,咱们就得拿着放大镜,好好看看这台八万块的途岳,到底动了哪些地方。
首先从外观上看,不得不说,大众的设计师还是挺懂咱们消费者的心思的。
新款途岳的前脸,用上了现在最流行的贯穿式灯带,中间的大众标还能发光,晚上点亮之后,科技感和辨识度都相当高。
车尾也用了贯穿式的尾灯设计,底下还加了一块亮闪闪的银色护板,整个车看上去显得挺宽、挺有气势。
如果你只是在马路上或者停车场里看一眼,你很可能会觉得,这车怎么也得值个十五六万,面子上是绝对过得去的。
但是,面子是面子,里子是里子。
你只要稍微懂一点车,拿出参数表一看,问题就暴露了。
这台看起来挺大的SUV,实际车身长度只有四米三多一点。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它和本田的XR-V、缤智这些小型SUV基本上是一个尺寸级别的。
你把它停在长安CS75PLUS或者吉利博越L的旁边,会明显感觉它小了一圈。
好在大众在空间利用率上确实有一套,它的轴距做到了两米六五,后排坐一个身高一米七五的成年人,腿部和头部空间还算够用,不会觉得特别憋屈,但要说宽敞舒适,那肯定谈不上。
后备箱的常规容积也只能说是中规中矩,日常买菜、放个行李箱没问题,但如果你想拉点大件物品,把后排座椅放倒之后会发现,地台有一个非常大的凸起,非常不平整,实用性要打个不小的折扣。
如果说外观和空间上的缩水还比较含蓄,那一坐进车里,内饰上的“省成本”就显得非常直接了。
低配版的途岳,中控台上那块屏幕只有8英寸,而且边框特别宽,分辨率和操作流畅度都让人感觉像是回到了好几年前。
在这个连六七万的国产车都普遍用上12.3英寸高清大屏的时代,大众的这个配置确实显得有些寒酸了。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空调系统,低配车型居然还是手动空调,就是那种需要你用手去拧三个大旋钮的款式,夏天想调个合适的温度全凭感觉。
想要自动恒温空调?
可以,你得加钱上高配。
可现在,自动空调早就不是什么高级配置了,很多国产车入门版就是标配。
这种在最影响日常使用舒适度的配置上做减法,确实让人感觉大众的造车理念有点跟不上时代了。
当然,以上这些都还只是看得见的地方,真正核心的改变,在咱们看不见的底盘上。
这也是这次途岳降价争议最大的地方。
老款的途岳,后悬架用的是结构更复杂、成本也更高的多连杆独立悬架。
而新款为了控制成本,全系都换成了扭力梁非独立悬架,也就是咱们老司机常说的“板车悬架”。
这两种悬架有什么区别呢?
简单打个比方,独立悬架就像人的两条腿,左脚踩到石头,右脚可以保持平稳,所以过坑洼路面的时候,车身晃动小,乘坐起来更舒服。
而扭力梁非独立悬架,就像是你把两个车轮用一根硬棍子连起来,一边轮子被颠起来,另一边也必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整个车尾都会跟着一起跳动。
所以过减速带或者烂路的时候,后排的颠簸感会明显强很多。
虽然大众的底盘调校功力很深厚,能把“板车悬架”调得比一些小厂的独立悬架还要好,但物理结构的先天劣势是没法完全弥补的。
这就像一位顶级的厨师,你让他用最普通的食材,他也能做出一道美味的菜,但这道菜的上限,永远比不上用顶级食材做出来的。
大众在这里做出的选择,显然是认为大部分买这个价位车型的消费者,可能并不懂悬架结构的区别,他们更看重的是品牌、外观和价格。
那么,想清楚了这些,我们再把这台八万块的途岳放回市场里横向比较一下。
你拿着这笔钱,在大众店里买到的是一个大众标、一台稳定可靠的爱信6AT变速箱,但同时你也得接受它相对羸弱的1.5L自然吸气发动机、板车后悬架、小屏幕和手动空调。
可如果你拿着同样的钱,去隔壁的国产品牌店里看看,比如长安CS55PLUS,九万出头的价格,你就能得到一台动力强劲的1.5T发动机、更先进的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超大的中控屏幕、360度全景影像、自动空调、全景天窗等等一系列丰富的配置,空间也比途岳大。
这么一对比,选择就变得很清晰了。
途岳的降价,本质上是一次“精准减配”后的市场自救行为。
它用品牌价值和变速箱的可靠性作为核心卖点,而在消费者不那么敏感或者看不见的地方,把成本压缩到了极致。
这背后,恰恰反映了我们中国汽车工业的飞速进步。
正是因为国产车的崛起,在产品力上实现了全面的超越,才把这些曾经高高在上的合资品牌逼到了墙角,迫使它们不得不放下身段,用价格来换取市场份额。
从这个角度看,大众的降价,不仅是消费者的胜利,更是中国制造的胜利。
它告诉我们,那个单凭一个车标就能“躺着赚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