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事儿,聊的人特别多,就是那个总说要造车,但车一直没见着几辆的法拉第未来,也就是贾跃亭的公司,开了一场发布会,推出了一款叫“Super One”的新车。
这车是个MPV,就是我们常说的那种商务车或者保姆车。
发布会上说得天花乱坠,又是“具身智能体”,又是“AI交互生态前脸”,听着就特别高科技。
尤其是那个车头,没用咱们常见的进气格栅,换成了一整块大屏幕,说是能跟人交流,挺有未来感的。
这车一出来,大家最关心的就是卖多少钱。
法拉第未来官方的说法也挺有意思,一会儿说这车定位高,价格会“偏高”,一会儿又说它其实是面向大众市场的,价格会“亲民”。
有国外媒体猜,可能要卖到8万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差不多得57万多,这个价格可一点都不亲民。
就在大家还在琢磨这车到底什么来头的时候,网上眼尖的网友们就发现了大问题,很多人都说,这车看着怎么那么眼熟呢?
越看越像咱们国产的长城魏牌刚推出不久的高山9。
一开始还只是看着像,后来更直接的证据就出来了。
有网友手快,在法拉第未来的官网上截了图,图片显示,在介绍这款原型车的页面里,清清楚楚地写着“高山9”这几个字。
虽然这个信息很快就被官方删掉了,但这一下就等于把事情给坐实了。
这下大家全明白了,原来贾老板在美国发布的这款未来感十足的“超级一号”,它的底子,或者说“原型车”,就是咱们中国长城汽车造的高山9。
这事儿一下就引起了热议。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是法拉第未来直接拿了长城的车换个壳子就当新车卖,还是说两家公司有什么深度合作?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就得先好好了解一下这个“原型车”——魏牌高山9,看看它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车,为什么会被法拉第未来看上。
长城魏牌的高山系列是今年5月份才正式上市的,其中高山9是最高端的型号,在国内的售价是35.38万元。
从价格上看,它本身就是一款定位不低的国产高端MPV。
我们来看看它的具体实力。
首先是尺寸,这车非常大,车长超过了5米4,轴距接近3米3,内部是6座布局,空间非常宽敞,这给法拉第未来进行所谓的“二次创造”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
光有个大壳子还不行,关键得看里面的技术含量。
高山9在智能化方面做得相当到位。
它的车机系统用的是高通骁龙8295P芯片,这是目前汽车上能用到的最顶级的芯片之一,反应速度非常快,操作起来就跟用最新的智能手机一样流畅。
在智能驾驶方面,它搭载了长城自家的“Coffee Pilot Ultra”系统,硬件配置非常豪华。
全车上下装了27个传感器,其中最关键的有一个128线的激光雷达,还有好几个毫米波雷达和高清摄像头,处理这些信息用的是英伟达的Orin X芯片。
这么一套硬件下来,就意味着它具备了很高级别的自动驾驶能力,比如在复杂的城市道路上,车辆可以自己进行一定程度的驾驶辅助。
再说说动力,高山9用的是一套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叫Hi4性能版。
简单来说,就是既有1.5T的发动机,又有前后两个电动机。
这套系统合在一起的动力非常强劲,最大功率有337千瓦,零到一百公里的加速只需要5.7秒。
对于这么大一台MPV来说,这个成绩相当惊人了。
同时,因为它带了一块容量不小的电池(51.55千瓦时),在充满电的情况下,只用电就能跑201D公里。
这意味着日常上下班、接送孩子,完全可以当成一辆纯电车来用,非常省油。
了解完高山9的这些信息,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法拉第未来的操作,就能看得更明白了。
很显然,长城汽车提供给法拉第未来的,绝对不只是一个空的车架子,而是一整套技术非常成熟、配置非常高端的整车平台。
这里面包括了底盘、动力系统、电气架构,以及一整套智能化的硬件。
那么,法拉第未来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其实原因也很现实。
从零开始研发一款全新的汽车,尤其是一款智能电动汽车,是一件极其烧钱而且耗费时间的事情。
它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漫长的研发和测试周期,还需要建立稳定可靠的生产线和供应链。
而这些,恰恰是这些年来法拉第未来最头疼的问题,公司一直都在为资金和量产发愁。
所以,选择一个成熟可靠的合作伙伴,直接采用对方的平台,无疑是一条捷径。
这样一来,法拉第未来就可以把有限的精力和资金,集中用在他们自己认为的优势项目上,比如那个能显示信息的AI前脸设计,以及他们一直宣传的软件生态和品牌故事上。
这件事最有意思的地方,不在于嘲笑法拉第未来“换壳造车”,而在于它反映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中国汽车工业的地位真的不一样了。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我们的自主品牌在学习和借鉴国外的技术,甚至直接引进国外的平台来造车。
而现在,情况反过来了。
一个在美国上市,把自己包装成顶尖科技公司的品牌,需要依靠中国车企提供的核心技术和平台,才能把自己的产品造出来。
这说明,我们的汽车工业已经从一个单纯的模仿者和学习者,成长为了一个可以对外进行技术输出的强者。
长城汽车这次扮演的角色,更像是一个高端的技术方案提供商。
它证明了我们在新能源三电技术、智能座舱、高级别智能驾驶这些核心领域,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并且有能力将这些技术整合成一个完整的、有竞争力的产品。
所以,当法拉第未来把基于售价35万多元人民币的高山9改造一番,然后可能要卖到57万甚至更高的时候,这中间的差价就变得很有趣了。
这多出来的二十多万,消费者买单的到底是什么?
是那个会发光的车头,还是贾跃亭讲述的那个关于“未来”和“生态”的故事?
市场的最终选择会告诉我们答案。
但无论如何,这件事都像一个缩影,清晰地展示了中国制造的升级和中国汽车工业的强大底气。
它告诉我们,如今的“中国造”,早已不是过去那个只能做代工的吴下阿蒙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