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胎压数字的基本含义
气压表显示2.5通常指2.5 bar(巴),这是国际通用的胎压单位。国内大部分汽车说明书推荐的空载胎压在2.2-2.5 bar之间。我的旧车手册写着"冷胎不低于2.3",但上次保养时师傅说夏季最好别超过2.4。这里有个坑——有些进口车用psi(磅/平方英寸)单位,2.5 bar大概等于36 psi,可别搞混了。
二、怎么看实际胎压
早上启动前量最准,跑热了的轮胎会虚高0.3 bar左右。记得那次赶时间没测冷胎,结果加了气第二天报警灯又亮了。最好买个机械表定期测,车载监测系统偶尔会抽风。四个轮子要分开测,有次发现右后轮只有1.8 bar,扎了个螺丝居然半个月没发现。胎压过高过低都危险,朋友的车胎压3.0跑高速,爆胎修了八百多。
三、特殊情况处理
冬夏温差大的地区要灵活调整。去年冬天打到2.6 bar,结果寒潮来袭直接降到2.1,方向盘沉得像拽铁块。修车行老王说每10℃温差会变0.1 bar,温度计显示零下时最好补0.2。拉货或满载时得加0.3左右,有回全家出游没调胎压,油耗高了整整两个点。看到仪表盘黄色叹号别慌,先靠边停车手动测量确认。
(具体数据参考:根据米其林轮胎实验室统计,胎压低于标准值20%时,油耗增加4%,轮胎寿命缩短25%;交管部门数据显示,30%的高速爆胎与胎压异常相关)
四、操作误区实例
同事把单位搞错过一次,误将2.5 bar当成psi,结果胎压只有标准值三分之一,轮毂都压变形了。我自己也犯蠢过——测胎压时没拧紧气嘴,哧哧漏气声吓得跳开半米。现在学乖了,每月拿个带背光的数显表,蹲在车库慢慢测,当是给爱车做体检了。胎压这玩意儿看着简单,真要较真起来,里面的门道还挺磨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