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头背后,往往是需要掂量的斤两。”
这厢厢高速公路,真真是一面映照世情的镜子,有人望之兴叹,有人却视若坦途。对于那些风尘仆仆的卡车佬,以及一年到头难得摸几回方向盘的“纸上谈兵”之辈,高速过路费,那都是兜里掏出去的真金白银。这不,广西又耍了点新花样,说从明年五月初九开始,到年关,周末对外地小轿车,搞部分高速“免单”。
听着是不是心头一热?毕竟,谁跟钱过不去呢?何况还是广西这等山水甲天下的地方,周末驱车前往,想想都觉着舒坦。可细细一咂摸,这事儿,怕是也没那么简单。
话说广西交通厅发了个“告白书”,说是要活络经济,决定在周末给外省小轿车来一波高速通行“放水”。这“水”还分三股:头一股,外省车跨省而来,从指定闸口出去,用ETC“结账”,免收指定路段的“买路钱”,拢共二十四条道,两千零一十三公里;二一股,在广西境内高速溜达,从广西境内闸口出去,ETC“结账”,通行费减一半;末一股,不用ETC?那就打个八折。
这消息一出,舆论场立马沸反盈天。有人喜大普奔,觉着能省下一笔可观的开支,周末去广西“撒欢儿”。也有人冷静旁观,觉得这“恩惠”,其实是有前置条件的。
您想想,这“优待”只瞅着外省车,而且还得是小轿车。本地车呢?本地车就没资格享受周末福利了?这莫不是一种“另眼相看”?
再说了,这“甜头”还分ETC和非ETC。眼下卯足了劲儿推广ETC没错,可硬生生把“优惠”和ETC捆绑在一块儿,是不是有点“强买强卖”的意思?那些没装ETC,或者习惯用“孔方兄”支付的“老司机”,就合该多掏腰包吗?
更扎眼的是,这“福利”只针对“在广西境内高速公路任一收费站出口驶出”的车辆。换句话说,您要是只是过路广西,从广西进,从别的省出去,那对不住,您得足额缴费。这明摆着就是为了招徕游客,提振广西的旅游消费。
这事儿,让我想起早些年,有些地方为了招揽贤才,祭出了一些“橄榄枝”,诸如购房补贴、落户嘉奖等等。可这些“红利”,往往只青睐特定人群,譬如高学历人士、特定行业从业人员等等。那些在本地胼手胝足,辛勤耕耘多年的寻常百姓,却无福消受。
还有,一些景点为了招揽人气,搞一些“洋人免票”的活动。结果,本地人想去耍,还得掏钱买票。这公平吗?
这些事情,归根结底都是一种“择优录取”式的优惠。表面上看是为了促进经济腾飞、招贤纳士,可实际上,却滋生了新的不公。
说穿了,公共资源理应服务于芸芸众生,而不是只眷顾一小撮人。高速公路是公共基建,收费策略应当公允无私,断不能搞“厚此薄彼”。
当然,我们也不能一棒子打死广西的这个举措。毕竟,刺激消费、搞活旅游,也是地方父母官的职责所在。只是,在擘画蓝图的时候,能否多顾及一下公平性?能否让更多的平头百姓分享到发展带来的果实?
或许,可以考虑给所有车辆都实行周末高速“免单”,或者普降通行费。这样,既能助力旅游业,又能让老百姓落得实惠,岂不美哉?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政策的制定,要多听听黎民百姓的呼声,多顾及老百姓的福祉。唯有如此,才能赢得民心,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社会的行稳致远。期许未来能有更多兼顾公允与效率的政策横空出世,让我们共同翘首以盼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