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图汽车近日在科技日上震撼发布了全新的电子架构,其技术路线堪称第五代中央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的终极形态。那么,这与特斯拉早在2017年发布的第五代电子架构相比,究竟有哪些不同呢?让我们一同探寻其中的奥秘。
岚图汽车采用的是以太网与CAN FD作为主干网络,并以Some/IP作为以太网通信协议。中央控制器高度集成了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热管理、整车控制及车身控制等功能,这种高集成度确保了软件的可拓展性和迭代速度的显著提升。然而,这也导致通信链路相对较长,需要持续优化系统以实现高效传输。
岚图汽车还设置了四个区域控制器,即VIU-F、VIU-R、VIU-ML和VIU-MR,负责实现区域路由与区域配电功能,并通过T-Box车联网终端支持5G通讯、GPS和RTK等先进功能。
在软件架构方面,岚图汽车采用了SOA化设计,并构建了车载操作系统,该系统融合了软件平台和中间件,展现了强大的技术实力。
相比之下,特斯拉Model 3的主干网络则采用了CAN总线通信协议,其软件架构同样实现了SOA化。中央控制器集成了智能座舱、自动驾驶及车联网终端,但受限于技术,Model 3仅支持4G网络。由于5G网络的特性,天线需要按照规则位置摆放,并避免金属遮挡,因此在中央控制器中集成5G模块会导致信号衰减严重,安全性也相对较低。
特斯拉在区域控制器方面使用了三个控制器,包括BCM-F(集成车身和热管理)、BCM-ML(集成车身)和BCM-MR(集成车身),这些控制器在车辆运行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特斯拉的车载操作系统也经过了多次迭代,充分展示了其在软件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和超前设计思路。
虽然岚图和特斯拉都采用了区域控制器的概念,但两者在具体实现上存在一定差异。两者的设计初衷都是为了遵循就近原则接入邻近的执行器,从而简化线束布置并减少复杂性。然而,岚图的区域控制器主要扮演网关角色,负责确保OIB信号的准确传输,并为接入的负载提供电源,同时监测电流以实现精准配电。相比之下,特斯拉的区域控制器还负责车身、热管理等功能的控制及相关模块的配电工作。
岚图的中央智慧大脑具备更高的集成度,预示着其后续迭代将更为迅速和简便,真正实现了平台化。尽管特斯拉的架构是五年前发布的,目前新架构的进展尚不明朗,但国产品牌已在先进架构方面迎头赶上,并在部分技术上实现了超越。正如之前对岚图中央智慧大脑的分析所揭示的那样,中国国产汽车正在智能化领域取得显著成就。
在汽车‘新五化’的浪潮推动下,中国国产汽车在智能化方面的进步有目共睹。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中国智能汽车技术定将实现对国外汽车巨头的超越。那一天的到来,我们充满期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