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行人预测,不出意外2025年,国内的汽车市场可能出现3大变化!

自2023年全面解除疫情管控措施后,国内经济迅速回暖,生产与生活逐步回归常态。

尤其在汽车市场,其复苏势头尤为显著。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23年我国汽车的生产和销售量均刷新了历史记录,分别达到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增长11.6%和12%。其中,新能源汽车的表现尤为抢眼,生产和销售量分别达到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大幅增长35.8%。

在这一市场背景下,有专家预测:到2025年,国内汽车市场或将迎来三大重要变化,大家需提前做好准备。

内行人预测,不出意外2025年,国内的汽车市场可能出现3大变化!-有驾

首先,混动汽车有望崭露头角。

曾几何时,我们以为电动车将直接取代燃油车,但现在看来,混动汽车或许才是真正的“终结者”。

与燃油车相比,混动汽车同样可以只加油不充电,不仅油耗更低,性能也更为出色。

以比亚迪2024年5月推出的新款秦L DM-i为例,官方宣称在亏电状态下油耗仅为百公里2.9L。

有博主进行了实际测试,从西安到深圳,历经三天行程,满油满电状态下续航里程高达1977公里,综合油耗为百公里3.37L。

尽管实际油耗略高于官方宣传,但与纯燃油车相比,节省的油耗仍然相当可观。

内行人预测,不出意外2025年,国内的汽车市场可能出现3大变化!-有驾

因此,这款车型一经上市便受到热烈追捧,以至于比亚迪公关部总经理李云飞表示,因订单过多,暂时不公布销量数据,以免引发行业震动。

从全球视角来看,各大车企也在积极布局混动技术:

例如,福特计划到2030年为旗下所有燃油车型推出混合动力版本;大众汽车则更加明确地将目光投向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由此可见,明年的混动市场有望崛起,并逐渐蚕食燃油车的市场份额。

内行人预测,不出意外2025年,国内的汽车市场可能出现3大变化!-有驾

其次,新电池技术将加速落地。

尤其是半固体电池的发展,预示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即将迎来一场革命性的变革。

为何如此说呢?

因为固态电池被视为电车的“终极追求”,在提升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

尽管半固态电池距离这一目标尚有一定距离,但与传统液态锂离子电池相比,其优势依然显著。

简单来说,半固态电池采用了固态电解质和更少的液态材料,这不仅降低了电池热失控的风险,还显著提高了其耐用性和循环次数。

一些博主已经进行了电池测试:

在经历穿刺、撞击等多种极端实验后,半固态电池均表现出更高的安全性——既不起火也不冒烟。

或许有人会认为,这种电池价格昂贵,普通人难以承受。

然而,从智己L6的定价来看,仅需33万就能购入一辆搭载半固态电池的汽车。因此,可以预见明年搭载半固态电池的车型价格有望跌破30万大关。

因此,大家可以期待明年购买一辆续航1000公里、搭载半固态电池且更安全的电车。

内行人预测,不出意外2025年,国内的汽车市场可能出现3大变化!-有驾

最后,燃油车的价格将继续下行。

提及此事,颇有趣味。

七八年前,还有车评人预测,如果轩逸降至8万、凯美瑞降至13万,国产汽车厂将面临倒闭的境地。

然而,现实却是国产新能源汽车不仅活得风生水起,市场占比也越来越高。

以比亚迪为例,十年前几乎无人问津,2023年却已跃居全球销量榜第九位,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车生产商。

今年更是势不可挡,近半年在中国车企中排名首位——丰田和本田两家销量之和才与比亚迪相当。

受此趋势影响,燃油车的价格一降再降:

凯美瑞起售价已降至13万多,威朗最大降幅高达40%……就连豪华品牌奥迪、宝马也未能幸免,X1最大降幅达38%,奥迪Q3直接降价10万左右。

这是否意味着终结?当然不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发展和挤压,再加上它们开始涉足混动汽车领域,纯燃油车的价格仍将继续下滑,直至其完成转型为止。

因此,燃油车的忠实拥趸不妨再耐心等待一段时间,明年购车或许能节省一大笔费用。

内行人预测,不出意外2025年,国内的汽车市场可能出现3大变化!-有驾

综上所述,随着时间的推移,2025年的汽车市场或将迎来显著变革。

无论是混动汽车的崛起、新电池技术的广泛应用还是燃油车价格的持续下降,这些都预示着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即将到来。

作为消费者,了解这些趋势并做出明智选择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未来变化并从中获取更多实惠。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