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说到长安CS55 PLUS PHEV,真的是让人觉得既熟悉又不失新鲜感。这车整体看起来,还是长安那味儿,但又加入了不少新元素。比如外观设计,明显能看出和燃油版的区别,变得更有力量感。前脸那块无边界式格栅,贯穿式灯带,再加上C状日间行车灯,感觉宽大而不突兀。
我记得我上次听销售聊过,他说车身长宽高大概是455018681675毫米,轴距2656,那尺寸在紧凑型SUV里算是比较舒服的。设计不是特别运动,也没有硬朗线条感,但厚重感十足。19英寸双色轮毂,加个扰流板,后尾灯用了贯穿式,那排气口的小设计也显得时髦。这车给人的整体感觉,是稳重中带点时尚。
说到内饰,新款长安CS55 PLUS PHEV大变样。中控的布局挺舒服,中控台环境都用软质材料包裹,触感还行。电子挡把这事,真是个趋势,我越来越觉得这个配置比传统档杆要科幻多了。刚才我翻了翻我的相册,那次我叫朋友试坐,他还笑着说:这座椅真舒服,座谈会坐一整天都不累。副驾座带腿托和按摩,能调节强度,真让我想象那些长途司机或接送大人小孩的场景。
(这段先按下不表)
动力部分,不得不说,挺扎实的。新CS55 plus的动力系统,是1.5L+前置单电机的插电混动,电机最大功率还能达到158千瓦,说白了,油耗和动力兼顾得不错。刚才我查了,纯电续航125公里,整体续航上千公里,算是不错的了。快充0.32小时,慢充3小时,时间还算合理,这让我想起了上次修车的师傅一句:快充在大城市,特别方便,要不然连个充电桩都占不上。
你知道我最喜欢的,其实是空间。这次新车储物空间挺丰富,座椅放倒后平整度很好,放个大箱子没问题。车内存放很多细节:手机无线充电,USB接口,车载系统还能主动降噪,陪伴你长途旅途不无聊。副驾还可以调整腿托和按摩,这谁用谁知道,放松感一下子提升不少。回头想象,携家人自驾游,花点时间调个按摩,真是享受。
(小跑题一下:你们觉得,副驾按摩整个体验有什么加分点?)
其实我还挺疑惑,为什么长安会在这个时间点推出个升级版?说实话,在这个价位段,比亚迪宋Pro DM-i也挺有竞争力的,价格从10.28万元起,但它们在配置和空间上的差距,长安还是有优势的。可我也在想,除了配置外,品牌的认知度,售后服务,和未来的保值率,哪个才更重要呢?
(这块留点悬念,后续可能会拿数据跟大家扯扯。)
我记得有个朋友说过:买车,还是看自己用着顺手不麻烦。或许,这轮变化——更新的外观、内饰设计,特别是加入智能驾驶辅助——是长安对年轻用户的投喂。天枢 OS 系统支持语音识别、远程控制,似乎让我感觉,手机远程一开,车子都会我了。
每天上下班,开这车,除了省油,还能享受点小智能。有时候觉得,车就像生活的一部分,越智能,越方便隔一层。
(这段打个小空白,留点想象空间给你们——你觉得,未来你最希望汽车能帮你做到哪一点?)
对比别的同级车,差异主要还是细节。比如比亚迪在电池技术上领先,续航里程更长,但长安的价位会更实惠点。实际上,百公里的电费成本差异不大,算下来一年下来,好几百块钱的差别有没那么重要?我觉得关键是,日常里,车的用料和耐操度。
有人质疑过,刚才我也反思了,可能我之前说充电快,耗电少稍微夸大了点。其实充电体验,还是得看人,万一遇到充电桩排队,心情就差很多。这种极端的场景,有没有遇到过?我自己还没,猜测大多在大城市里,没细想过这个细节,会不会成为未来买车的重要考虑。
最后啊,新车空间大、配置高、续航长,感觉挺适合家庭用车,也适合偏向长途和自驾游的朋友。你觉得,车辆的性价比,到底该看硬件还是用几年之后的耐久度?
(这问题留给你们了,倒也不一定要回答,看后续发展吧。)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