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利星越L第3万辆于西安工厂顺利下线的喜庆时刻,吉利西安制造基地的“黑灯工厂”也首次限时开放,向公众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这座坐落于西安经开区泾渭新城的工厂,不仅是全球首个全架构、全能源、全车系超级智能工厂,更是吉利汽车目前投资最大、产品最全、工艺最精湛、智能化程度最高的整车生产基地。
0# “黑灯工厂”探秘
“黑灯工厂”作为智慧工厂的代表,源自“Dark Factory”的直译,象征着在无照明环境下仍能高效运作的工业奇迹。它代表着工业0时代的新兴智能制造模式,其中高度自动化的机器人与高科技设备共同协作,自主完成生产、存储及修复等各项任务。在这座占地广阔、投资巨大的智能黑灯工厂内,机器人的高效运作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更展现了冲压、焊装、涂装及总装等车间的先进设备、技术与工艺的完美融合。
工厂的整车制造AI管理系统使得自动化生产设备与工具能够全天候在线运行。通过大数据智能分析,该系统能够精确识别并定位每一个质量环节,确保在必要时能够智能停线进行检核。此外,工厂为每一辆车都建立了详尽的电子档案,使得实时在线跟踪各环节参数记录和追溯任何质量问题成为可能。
0“黑灯工厂”的独门绝技
高度自动化
工厂内配备了4356台自动化设备和696位机器人,实现车身工艺100%的自动化,从而满足多车型混合生产的柔性化需求。
全面架构适应力
工厂不仅具备高度自动化能力,还全面适应SEA浩瀚架构与CMA超级母体架构的产品制造需求,无需改造即可应对不同架构挑战。
多元能源生产
工厂未来将同步生产电动车、混动车及燃油车三大类型车辆,显著提升生产线综合利用率,轻松满足多样化市场需求。
全车型柔性共线生产
在3大平台基础上,实现6款车型的柔性自动智能化共线生产,全自动转台与切换库的协同作用,使得车型切换在1分钟内即可完成。
数字化升级
车辆数据实时上传至云端,MES系统年产生数据量高达360万条,涵盖图片、影像等多种形式,数据总量达到5600TB,确保整车质量、零件批次、电检结果等关键数据可追溯。
5G技术融入
5G+MEC无线组网技术实现了AGV、运输线、车辆自动下线、监控生产及机器人等终端的互联互通,真正实现了“万物可控”的生产环境。
绿色可持续发展
园区内绿化面积广泛,达到296550平方米,占工厂总面积的1/5。通过“制造绿色”循环系统,工厂实现了生产过程中的“0”废水排放、“0”废物填埋以及“0”有害物排放,致力于绿色环保的生产方式。
0“黑灯工厂”再造明星车型
吉利西安制造工厂以其卓越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在汽车制造领域独树一帜。其生产线和制造体系不仅达到欧盟标准,更展现出与合资品牌并肩的实力,成为国内乃至全球汽车制造的标杆。在这里,吉利的重磅车型“星越L”应运而生,凭借吉利顶尖的造车技术,该车型在短短两个多月内热销26263辆,累计订单突破6万辆,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依托高科技“黑灯工厂”的助力,吉利汽车在中国汽车市场上势如破竹,持续领跑。展望未来,吉利汽车将以“黑灯工厂”为新起点,坚持高质量发展,深耕智能时代,推动用户体验的飞跃式提升,引领行业创新发展。在实现“打造科技引领型全球汽车企业,成为最具竞争力和受人尊敬的中国汽车品牌”的宏伟目标道路上,吉利汽车将不懈奋斗。
同时,吉利产业基地也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借助“黑灯工厂”的先进制造能力,助力经开区打造百万辆汽车重镇和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通过高科技汽车制造业的引领,推动万亿级装备制造大布局的形成,为“中国制造2025”示范城市的构建提供坚实产业支撑,共同谱写经开区追赶超越的新篇章。
此外,在近日举办的中国基本盘·首届中国制造业领袖峰会上,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原工信部部长李毅中披露的一组数据引发了广泛关注。他指出,当前中国制造业在GDP中的占比逐年下滑,与世界其他制造业强国相比,我们面临着不小的挑战。然而,吉利“黑灯工厂”的成功实践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宝贵经验,展示了中国制造业的潜力和未来。
在李毅中于“中国基本盘·首届中国制造业领袖峰会”上发出振聋发聩的呼声后不久,吉利汽车迎来了一个重要时刻——西安“黑灯工厂”第三万辆星越L顺利下线。这座工厂不仅是全球首个全架构、全能源、全车型的智能黑灯工厂,更见证了中国汽车品牌在智能制造、工业0以及产品与品牌价值方面的巨大投入与不懈努力。吉利星越L的成功,不仅打破了合资品牌的垄断,更在细分市场上实现了月销量破万的壮举,成为中国品牌向上的有力证明。
展望未来,产业互联网和制造业智能化将成为主导趋势,高端制造业将成为市场的新宠。工业自动化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将决定中国各行业在现代化浪潮中的命运。中信戴卡等新晋灯塔工厂的崛起,更是展现了智能制造技术在零部件加工企业的广泛应用与卓越成效。通过智能视觉识别、工艺自动补偿、机器人技术及智能物流等先进手段,这些企业打造了柔性制造系统,提升了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降低了成本。同时,数字化精益制造平台的构建,使得数据得以充分挖掘与利用,形成了全球共享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知识图谱。最终,中信戴卡凭借其卓越的制造模式,成功填补了全球铝车轮行业灯塔工厂的空白。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