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菱星光730正式上市了。这辆车我没少盯着它。为什么?因为在家用MPV这个价位,能提供这么多样的动力组合,还兼顾实用性,挺不容易的。
因为这次五菱新出来的车型,覆盖了燃油、插混、纯电三种动力,价格区间也从7.3万到10.98万,基本瞄准的是想买多功能家用车的群体。你想啊,要么你还在考虑自己上下班,只图便宜,但要空间,要实用,那燃油版怎么能不考虑?1.5T,手动或者CVT,看个人喜好。大部分家庭用户可能更偏向CVT,觉得省心;当然喜欢操控,有些人还是喜欢手动,更自由。
但是我看到,很多人考虑电动车其实更复杂。插混版本,续航125公里,基本算得上够用,不用太担心长途跑不动(虽然还是要算算真跑多远)。而且你千万别小看这个数据,125公里,加点应用场景,比如城里短途通勤,出个门上班,下班还能多跑点。刚才我翻了下笔记,觉得真挺合理:满油满电,综合续航可以达到1100公里,真是马力十足。我猜测,这个续航数据是厂里估算的,实际因为路况、负载、天气等,会有点偏差。
再说到纯电版,官方宣称CLTC续航达500公里。这数字听着挺牛。实际上,没细算过的我猜,它可能在城市高温或低温环境下会折扣不少。反正反正,也不可能每次都在最佳状态下跑。快速充电支持,能充到80%大概半小时,点个外卖,顺便把电补回去。家用场景里,充电桩的部署其实是个考问。五菱这次还提不错,提供了三电系统的终身质保,意思是,车辆的电池和电机,基本不用担心几年内折腾。
对比同价位,比如吉利嘉际,或者比亚迪的MTV,星光730的优势在于空间设计更实用。七座布局,第三排可以折叠,后备厢空间灵活变化。朋友提过:这车买来,既能载全家出门,又能跑多长的短途。但缺点也有,高配车型能装电动侧滑门,挺高端的,但这个成本从哪里压得下来?我想也挺迷的。五菱在MPV市场早就有经验,知道哪部分用户更看重实用,哪部分在意档次。
之前我和一个修理工聊过,他说:车本身不难,难的是,车用几年后,电池是不是还能耐心撑过 warranty期。这话其实挺有意思。电池寿命直接影响车辆的残值。五菱给出终身质保的承诺,听着挺有诚意,但我心里在想,这个终身是说到什么时候?实际用几年后,还值得吗?别搞错,我不是否定,只是觉得这个终身或许更偏营销噱头。
这次五菱在配置上,显得比较厚道。超过50项配置标配,实用的电动门、倒车影像、天窗、儿童座椅接口啥的都有。比起一些只装个胎压监测的车,星光730的用料和舒适性,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走打拼路线的家庭,应该会喜欢。
不过我在想,买这个车,最实际的考虑还是空间成本、油耗和长远价值。百公里油耗估算,燃油版可能在7L左右,如果维持在8元一升,一个月跑2000公里,油费就得100多块。插混和电动车的电费,不算贵,但还是要算在生活流水账里。
(这段先按下不表)这种家用车,很多人最终还是在性价比上下功夫。比起那些高端MPV,五菱的这个星光730更趋向于实用主义。我问自己,为什么偏偏又觉得它不算特别便宜?原因在于,虽然价格便宜,但配置和空间不一定能轻松甩开中高端车型。比如吉利嘉际的内饰更精致,驾驶感更有质感;但空间方面,星光730如果用料得当,确实够用。你们怎么看?这个价格范围内,最关键还是实用和体验是不是匹配。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一个国产MPV,能配这么多配置。其实挺神奇的。因为我以前觉得,低价MPV,说白了,都是拼空间、拼硬件,噱头不少。五菱却试图用配置+多动力来吸引家庭用户。是不是说明,国产车的产品策略,真的在变?或者说,用户的需求变得更复杂了?)
我还在琢磨这个市场。毕竟,10万级MPV的竞争一直很激烈,别的厂家也在推家用或者新能源车型。用不了几年,可能纯电就成为主流,但现在还在混合+燃油的阶段,市场分割得很细。这次五菱敢这么拼,可能真是看准了家庭用户对多样性的需求。
我有个猜测,也许像星光730这样的车,可能会成为多能工。每天上下班,短途用电,周末带娃出游:空间够大,动力足够,成本又合理。等我想到这里,又觉得,如果能站在用户角度,选车的最大动力还是用得顺手吧。
(你们格外在意长远保值吗?我觉得其实有人考虑,但绝大多数还是关注日常用车的点滴。哪怕你告诉我:纯电车残值会低点。我也不会太意外。毕竟,市场还在变,大家都在摸索。像我这种看得开的心态,可能更能接受不完美。)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