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汽车加速去中国化,拟清理供应链中所有中国相关零部件?
新能源车市场还没完全冷静下来,通用汽车就已经出招,把“去中国”这事明晃晃地摆在了桌面上。通知甩给全球合作伙伴:未来两年内,谁的产品还有“中国元素”,都要考虑是不是还能继续做生意。
这边一手把中国供应商往外推,那边自己在国内的新能源业务却热火朝天。季度销量刚破新高,别克品牌全线电动化,高管也不藏着掖着,说从国内同行身上学到不少东西。这种操作方式,不像是单纯想退出哪个市场,更像是在赌自己的底气够不够硬。
内部指令很直接——北美和全球出口车型,以后不能再用任何带有“中国原材料、技术或生产环节”的零部件。最迟到2027年必须完成,有些重点环节甚至要求提前一年搞定。这不是嘴上一说,而是写进合同里的死规定。
早在2024年底,公司就在评估哪些地方对国产供应依赖最大,还列出了个“高风险名单”。磁材、电池原料、芯片模块这些,全被盯得死死的。一轮又一轮会议下来,该打分打分,该排查排查,一点含糊都没有。
真正让事情提速,是到了2025年春季,中美贸易战升级,美国关税加码,中国部分稀土材料出口也开始收紧。政策卡住脖子的时候,没有人能掉以轻心。不等风头过去,通用干脆启动全面转型计划,从简单塑料件一直卷到难度最高的半导体模块和稀土磁材,都要找替代方案。
整个动作不像小修小补,更像一次大换血。“阑尾”可以随便切,但整条“动脉”重组,就没人敢说容易。从外行看,好像就是换家供货商。但懂门道的人都知道,这其实是产业链的一次拆解与重建,要命的是,这玩意拼的不只是钱,还有几十年的积累和默契。
很多人误会,“用了中国货,就是为了省钱。”但实际情况远比想象复杂得多。“能力问题”,才是真正核心。比如那块人人嫌麻烦的稀土永磁体,每辆主流电动车驱动电机离不开它。而90%以上深加工产能掌握在中国手里,你爱去哪造车都行,可最后还是绕不过来买材料这一步。同样场景放到石墨、氢氧化锂、电解液这些关键原料,中国市场份额基本都是65%起步。有些工厂连选址阶段都跳不过这一关,只能眼睁睁看着采购流程围着地图转圈圈。
智能硬件更不用说,从语音控制到信息娱乐系统,再复杂一点远程OTA更新,也只有极少数企业能做到软硬兼备,大部分国际公司都是靠引入成熟方案维持效率。这类适配经验,说白了也是拿时间堆出来的短板,现在突然要全部脱钩,对谁来说压力都不小。当然这种战略敏感性强,也是行业老玩家特有本事,但真要落地执行起来,各种细枝末节的问题立刻浮现出来,并不是一句话就能解决完事儿那种局面。
至于所谓Plan B,其实并没大家想象那么靠谱。目前几个被寄予厚望的新基地,无非就是墨西哥、印度和东南亚几块地盘。墨西哥优势明显:离美国近,人力成本低,又搭了自由贸易区顺风车,所以一些低端零部件,比如壳体、模组什么的小批量本地化倒挺快。但遇见芯片、电机磁材、高级驱控器之类,就只能抓瞎;这些领域暂时还没人拍胸脯保证品质稳得住、不掉链子。不然也不会有人担心哪天开工发现缺核心元器件,到时候产线停摆哭爹喊娘可没人救急。
印度虽然软件开发跟芯片代工潜力不错,可真轮到制造业体系建设,还差好几口气。有厂家的前车之鉴——质量不好把控,物流磨蹭慢吞吞,本来想着降本增效结果反而鸡飞蛋打,两年内彻底移交任务根本不现实。所以你看到处招商引资,却始终走不到产业生态那个层级,不是谁愿意花钱砸厂房就一定有结果这么简单。如果光靠撒币烧项目就能赶超,那么世界格局早改写多少遍了!
即使咬牙搬迁成功,新旧体系之间巨大的运营成本压力马上显现。据业内研究测算,这波折腾初期可能让整体支出暴涨三四成,上游传递下来的价格最终只会摊给消费者买单。在北美卖新车,如果因为这个原因售价贵了一截,到底多少用户肯埋单?投资人又怎么消化利润表上的窟窿?这是悬在人头顶的大问号,也是每个跨国企业决策者焦虑夜眠不得的问题之一吧……
其实现在大家追求的是一种“去风险”的逻辑,多家公司同时行动,比如田纳西州LFP电池工厂悄悄投产,有人在琢磨怎么减少对亚洲资源型材料依赖,还有日本大牌重新布局海外采矿与采购渠道,看似无声角逐暗流涌动。不过表面功夫归表面功夫,要真脱钩到底可没那么容易实现——越南设装配线但核心物料照样来自东方邻居;印度接棒造电池,但设备图纸还是原先那套标准;甚至背后研发团队不少成员背景也逃不开熟悉名字……你绕啊绕,总归兜回同一个源头,这是国际制造业长期共存下来的自然状态,很难靠行政命令一刀切断联系。本质上属于典型“两头下注”:既怕失去收益,也怕承担太多不可预知风险,于是一边捧饭碗,一边准备退路,看谁扛得久,看谁熬得狠罢了!
如今各大巨头集体押注安全红线,被迫承受更长周期、更高投入以及更多管理变量,听起来确实聪明谨慎,不过现实效果未必如预期稳定可靠。如果运气好,也许几年后行业里会出现一本专门讲述如何成功避险转型的新教材,否则结局嘛,大概率变成经典案例库中的另类反例,为后来者提供教训素材而已。当下唯一确定的信息,就是这一系列变化已进入倒计时模式,没有暂停键可以按回去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