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的汽车市场上,通用汽车可谓是经历了一波不平凡的涨跌。
在大家都在讨论自主品牌崛起、新能源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合资品牌特别是美系车显得有些挣扎。
通用汽车在2022年时和上海浦东新区签了个投资协议,准备砸1亿美元建立一个高端进口业务,想在市场上搅动一下。
不过,旗下的高端进口车品牌道朗格刚起步,就传出了要重组的消息。
道朗格这个名字,听起来还挺高级,实际上它是为了支撑通用在中国市场的一项新尝试。
这个品牌的标志还能追溯到通用创始人威廉·杜兰特的签名,看着就感觉有那么点格调。
它的进口车型,包括太浩、育空、还有悍马电动系列,都是锁定高端市场的。
然而,情况却没那么乐观,销量始终不温不火,门店拓展计划也被迫停滞。
最近道朗格传出解散的消息,通用方面回应称,由于当前经济形势变化,他们决定对道朗格进行战略重组,还要优化在中国的运营体系。
所以说,大家期待的高端进口车梦,暂时是要泡汤了。
相对而言,上汽通用的表现就显得比较稳健。
总经理卢晓透露,今年一季度销量超出了董事会定下的目标,而且已经连续两个季度保持盈利,这对于以往动荡不安的日子来说,简直是一次小小的回春。
而且上汽通用还为别克品牌推出了一个新能源子品牌,叫至境,显然在布局新市场上动作频频。
说起道朗格的重组,这背后其实有不少现实问题。
2022年道朗格刚成立时,大家都还抱有期待。
它的车型配置明显高档,像太浩、育空这样的车在车展上也曾引起过不小的关注。
但在实际操作中,却碰到了关税大战这个大雷。
由于关税的影响,进口的车型价格一路飙升,理论上讲,售价64.8万的雪佛兰太浩,恨不得能飞到119万,这种高不可攀的价格直接让不少潜在客户却步。
在经历了这一波关税的冲击后,道朗格也在不断调整。
之前有消息称道朗格宣布暂停在中国市场接收新订单,只能保留意向订单。
即使关税的风波暂时平息,通用汽车的回应也显示出市场的严峻。
毕竟在整体销量上,道朗格对通用的贡献微乎其微,基本就是千分之一的占比。
另外一个数据,更是值得注意。
自2017年以来,中国的进口车销量一直在下降,预计2025年将进一步减少,这反映出整个市场的竞争环境相当不乐观。
尤其是从美国进口的车,今年第一季度的销量直接下降了66%,这样的背景下,通用是否还要坚持道朗格的战略,确实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在这样的市场中,改弦易辙或许是通用面临的必然选择。
在这次重组中,通用明确表示要继续推动合资企业的发展,强调执行力、灵活性和客户选择的重要性。
巨头们可不能再单打独斗,而是要齐心协力,变得更具弹性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此次道朗格重组带来的影响,恰好也促使通用汽车重新审视自己的战略,让市场看到了它调整的决心与能力。
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中,通用未来的路将怎样走,值得我们关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