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本报记者 吴博峰
11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0月汽车销量达到332.2万辆,同比增长8.8%。业内人士表示,一般而言,汽车市场“金九银十”的成色越好,当年车市表现越好,消费市场需求越旺盛。这一超出预期的市场表现,让业内对今年车市成绩有了更多期待。
市场延续良好发展态势
按照中汽协今年年初的预测:今年全国车市销量3290万辆,同比增长4.7%。不过,今年车市实际表现超过预期。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10月,汽车累计销量完成2768.7万辆,同比增长12.4%。
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10月,车企抢抓年底政策切换窗口期,生产供给保持较快节奏。企业新品继续密集上市、行业综合治理工作稳步推进,汽车市场延续良好发展态势,月度产销创同期新高。
作为汽车市场的最大组成部分,乘用车市场10月表现良好,销量同比增长7.5%,与2024年同期相比各主要车型销量均实现不同程度增长。
在新能源乘用车中,中汽协统计数据显示,1—10月各级别销量均呈不同程度增长。目前,销量主要集中在紧凑级和中级,分别为340万辆和333.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8.9%和6.3%;微型车以及小型车受政策拉动,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从价格区间来看,在传统燃油乘用车中,销量主要集中在10万元—15万元价格区间,前10个月累计销量同比下降8.6%;在新能源乘用车中,销量主要集中在10万元—20万元价格区间,累计销量同比增长近30%。
新能源车的“一增”和传统燃油车的“一减”之间,反映出新能源车市场的强势发展势头。10月,新能源车销量达171.5万辆,创历史同期新高,占当月汽车总销量的51.6%,呈现出由报废更新、置换更新叠加新能源免征购置税等政策托底下的平稳增长。记者注意到,9月、10月,新能源车市场占有率均超过50%。
陈士华介绍,新能源车销量占比过半,背后是整个汽车产业的变革。对比2020年新能源车仅4.4%的市场占比,短时间内实现跨越式发展,提前超额完成既定规划目标,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首个新能源车普及度超过燃油车的主要汽车市场。
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增长
72.5%,这是10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数据,和2024同期相比提升了2.4%。据中汽协专务副秘书长许海东介绍,近年来,自主品牌爆发的核心在于中国汽车企业具备了正向设计能力,包括正向设计汽车、提升产品质量、具备相应的检验检测体系等。在此基础上,自主品牌能更好地洞察年轻消费者的需求并且做到快速响应,使得产品迭代速度空前。
“在具备将产品做好这一能力的基础上,企业追求品牌向上,涌现出一系列高端品牌与产品。以新能源车为例,今年9月,中大型和豪华高端车型销量增速尤为显著,表明自主品牌通过新能源路径实现产品高端化的策略已被消费市场接受。”许海东说。
市场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趋势。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数据显示,10月国内汽车零售中,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为77.9%;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为22.2%;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为7%。
业内人士表示,得益于近年来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快速发展,更好洞察消费市场需求的自主品牌通过与科技企业的系列合作,在自动驾驶、数字化应用等方面有了明显提升,产品综合实力明显提高。
谨防消费需求透支现象
目前,国内车市在政策刺激下迎来销量高峰。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10月22日,今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突破1000万份。
不过,业内普遍担忧这会透支消费需求。业内认为,当前国内车市增长与利好政策扶持有较大关系,车企仍面临严峻的销售压力,到2026年,新能源汽车购置税补贴退坡、新能源技术升级、合资品牌转型步伐加快以及购车补贴政策未明确等因素,可能会使车市竞争压力进一步增加。
“很多消费者原计划2026年购车,但因今年补贴多便提前下单,这可能导致未来潜在购车数量减少。”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该业内人士介绍说,2018年新能源汽车地方补贴退出,受此因素影响,当年全国汽车销售2808.1万辆,同比下降2.8%,这是28年来中国汽车全年销量首次年度下降。
陈士华认为,2024年下半年以来,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带动效果显著,但政策是否延续尚不明确。考虑到明年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实施减半征收,为减少市场波动,建议明年继续优化实施相关政策并尽早发布实施细则,稳定市场预期,助力汽车行业平稳运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