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报告证实,车灯眩光问题已变得难以控制

一份新的政府报告显示,车灯眩光现在非常严重,以至于许多司机已经停止夜间驾驶——而对于摩托车骑手来说,这简直是一场噩梦。

最新报告证实,车灯眩光问题已变得难以控制-有驾

T125 前大灯

如果你最近夜间骑行时,发现自己不得不眯着眼睛透过头盔面罩看向一片刺眼的白色光束,那么你并不孤单。一份新的报告证实了许多骑行者多年来一直在呼吁的问题:现代汽车的前大灯亮度过高,造成的眩光不仅令人烦恼,而且十分危险。

车灯眩光——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但对骑摩托车的人来说尤其如此。

为了深入了解这个问题,英国交通部 (DfT) 开展了一项研究,旨在测量英国道路上车辆照明眩光问题的严重程度。研究人员使用一辆配备亮度传感器、摄像头甚至机器学习软件的车辆,记录迎面驶来的车灯亮度以及驾驶员报告被眩光的情况。与此同时,英国皇家汽车俱乐部 (RAC) 的一项调查询问了近 1900 名英国驾驶员关于夜间驾驶时眩光的体验。

结果如何?超过半数的司机表示,由于现代汽车前大灯亮度过高,他们减少了夜间行车次数或停止了夜间行车。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认为,“更白”的LED前大灯和SUV等车身较高的车辆是造成夜间行车灯亮度过高的主要原因。

但事实是:如果你觉得坐在车里感觉很糟糕,那就试试骑自行车去应对吧。

骑车撞向一道光墙

最新报告证实,车灯眩光问题已变得难以控制-有驾

骑车人看到的迎面而来的汽车强光——但这其实还不算太糟!

骑摩托车的人,比如骑巡航车和踏板车的人,坐姿比普通汽车司机低,离迎面驶来的SUV的前大灯光束更近。再加上我们经常在转弯时倾斜车身,改变遮阳板相对于光源的角度,这种眩光就像闪光弹一样刺眼。

然后是头盔本身。透明塑料面罩在晴朗干燥的天气下光学性能可能完美,但在现实世界中——雨水、灰尘和细微划痕交织——它会像迪斯科球一样散射光线。再加上湿滑的路面反射着每一束LED光束,就很容易导致眼睛疲劳、方向感丧失,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导致短暂失明。

如果你曾经下意识地闭上一只眼睛来躲避迎面驶来的汽车投来的刺眼目光,那你肯定已经知道这个问题有多么真实了。

炫目效果的科学

最新报告证实,车灯眩光问题已变得难以控制-有驾

猎人350摩托车在路上行驶

在道路测试中,研究人员发现,当亮度(即照射到驾驶员眼睛的光强度)超过每平方米40,000坎德拉时,眩光的可能性会急剧上升。测试期间记录的所有场景中,约有20%超过了这一阈值。

这并非意味着驾驶员有20%的时间都会受到眩光影响,但这确实凸显了道路上眩光出现的频率之高。上坡、越过坡顶或右转弯都会增加被眩光晃眼的可能性。摩托车骑手对此深有体会——当能见度已经受限,而你的注意力又集中在行驶路线、油门和刹车上时,最不需要的就是眼前突然出现刺眼的强光。

有趣的是,这项研究还指出,大型车辆和配备LED前大灯的车辆似乎更容易造成眩光。这与骑行者多年来的反馈完全吻合:高大的SUV配备刺眼的白色LED灯,主宰着夜间交通,而我们骑摩托车的人似乎首当其冲地承受着这种眩光的影响。

骑手们放弃夜间骑行

最新报告证实,车灯眩光问题已变得难以控制-有驾

骑摩托车穿过曼谷唐人街

从数据来看,情况同样不容乐观。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表示,由于车灯眩光,他们会减少夜间驾驶——如果汽车驾驶员都觉得夜间驾驶如此糟糕,那么对于那些没有贴膜玻璃或自动防眩目后视镜的摩托车驾驶员来说,感受可想而知。

对我们许多人来说,傍晚时分在乡间悠闲骑行的乐趣——那时车流稀少,道路凉爽——正被现代汽车大比拼车灯亮度的风潮所破坏。过去,夜间骑行讲究的是专注、流畅和对自身视力的信任。而现在,却变成了一场永无休止的“躲避眩光”游戏。

为什么眩光对骑车者的影响更大

最新报告证实,车灯眩光问题已变得难以控制-有驾

摩托车之所以如此吸引人,是因为它具备多种驾驶乐趣,但也正因为这些因素,摩托车更容易受到眩光的影响。

  1. 较低的座椅位置——使你的眼睛直接处于较高车辆的光束路径上。

  2. 头盔面罩——会产生反射和散射光线,尤其是在脏污或潮湿的情况下。

  3. 倾斜角度——改变遮阳板角度,可能会使过弯时的眩光更加严重。

  4. 湿滑的路面——会将光线向上反射,有效地使光线强度增加一倍。

这会造成感官超载,对于新手骑手或夜视能力下降的老年人来说,这可能会非常吓人。

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最新报告证实,车灯眩光问题已变得难以控制-有驾

英国交通部的这份报告不仅指出了问题所在,还提出了解决办法。主要建议包括:

  1. 定期进行眩光调查,以监测问题的严重程度。

  2. 向公众普及驾驶员如何以及何时造成眩光(例如,未正确切换近光灯)。

  3. 对车头灯设计进行进一步研究,特别是针对LED和高大车辆的车头灯设计。

  4. 更新后的照明法规,重点关注亮度(人眼看到的光线亮度),而不是强度(灯具产生的光量)。

至关重要的是,该报告指出,目前的照明测试没有考虑到观察者的视角——这意味着灯光可能通过了法规,但仍然会使路上的行人失明。

虽遭震撼,但并未被打败

最新报告证实,车灯眩光问题已变得难以控制-有驾

夜间行驶的雅马哈 MT-10 摩托车

对骑行者而言,更智能的设计或许能更快解决问题——例如,能够根据地形自动调节光束高度的自适应前大灯,或是限制LED和矩阵式大灯眩光的法规。但在那之前,我们只能想办法应对。

这意味着要保持面罩洁净无瑕,尽可能避免刮痕,同时使用防雾涂层或Pinlock防雾贴片来避免内部反射也是明智之举。车灯眩光不仅仅是舒适度问题,更是安全问题。眩光会阻碍视线,缩短反应时间,并增加错过前方道路危险的几率。对于摩托车骑手而言,即使是短暂的视线模糊也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所以,下次当你天黑后开车,迎面驶来的SUV像焊枪一样照亮你的世界时,请记住:这并非你小题大做。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我们的道路照明越来越亮,但这并非好事。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