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镉超充建站案例丨山东聊城站:“充电桩+”模式激活区域充电新生态

在新能源浪潮席卷城市交通的当下,山东聊城商业圈的充电需求正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命题”。中镉超充与山东聊城合伙人携手同行,以专业视角洞察场地潜力,用创新思维重构充电生态,共同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种下一座“高效补能、场景融合”的充电站——它将以“全流程守护”的服务温度、“充电桩+”的多元可能,为聊城商业圈注入可持续的绿色动能。

01 建站情况

山东聊城商业楼区域新能源车保有量攀升,充电难题日益凸显——上下班高峰时段,车主为寻充电桩绕路奔波成常态,商业圈充电设施的短缺如同卡在城市交通动脉的“栓塞”。当地合伙人张总深耕区域商业多年,敏锐察觉这一民生痛点与商业机遇,并与中镉超充建立接洽。双方以“线上需求研讨会+线下联合勘察”模式迅速启动合作,随着场地评估报告的正式交付,这场聚焦城市商业圈充电生态革新的“协同战役”,正式拉开从需求洞察到落地建设的序章。

中镉超充建站案例丨山东聊城站:“充电桩+”模式激活区域充电新生态-有驾
中镉超充建站案例丨山东聊城站:“充电桩+”模式激活区域充电新生态-有驾

02 建站流程

从“建群”到“建情”,全程陪跑的温度

项目启动即成立专项服务群,中镉超充团队以“全流程守护者”角色贯穿项目始终。评估老师周老师第一时间深入聊城场地,细致勘察地理位置、车流规律及电力条件,为场站量身定制“成长档案”,还贴心协助合伙人张总梳理备案材料,确保合规流程无缝衔接。设计团队同步启动“空间优化工程”,在图纸上反复推敲充电桩布局,让每一寸场地都“物尽其用”。运营团队则聚焦“曝光提升计划”,指导标识标牌的标准化安装,确保视觉引导清晰规范,并与主流导航平台高德地图、百度地图和腾讯地图对接完成场站信息录入,构建线上引流通道。

每日通过服务群实时同步建设进展,针对建站中出现的问题,团队迅速响应并协调资源解决,这种“有问题马上办,有进展及时报”的节奏,让合伙人张总直点赞:“就像有群靠谱的兄弟陪着一起干,心里特别踏实!”

中镉超充建站案例丨山东聊城站:“充电桩+”模式激活区域充电新生态-有驾

实地评估:用脚步丈量“安心”

中镉超充资深评估老师深入聊城商业楼场地开展多维度评估工作,为场站建设筑牢前期调研根基:

• 电力设施勘察: 评估老师实地检测场地电力容量,全面摸排线路负载与能源供给能力,结合充电桩设备运行需求,确保电力系统能够稳定支撑未来充电场景,为场站高效运营提供能源保障。

• 交通流量分析: 通过观察不同时段车流密度、车型构成及通行规律,精准把握区域充电需求特征。针对商业楼周边高频车流及车主停留习惯,分析高峰时段充电压力与平峰期设备利用率,为充电桩布局提供流量数据支撑。

• 周边生态评估: 调研场地周边商业配套、住宅分布及公共设施,评估“充电桩+汽车服务中心”等联动模式的可行性,确保场站既能满足即时充电需求,又能与周边业态形成协同效应,提升用户服务体验与场地综合价值。

中镉超充建站案例丨山东聊城站:“充电桩+”模式激活区域充电新生态-有驾

03 平面规划

中镉超充建站案例丨山东聊城站:“充电桩+”模式激活区域充电新生态-有驾

聊城充电场站平面规划以“高效利用+体验升级”为核心,打造功能复合的充电服务场景:

空间布局集约化: 10个充电车位统一划分为快充区,5台120KW双枪直流充电桩呈错落式排列,单桩可同时服务两辆车,形成“双枪双车”高效补能模式,实现场地空间与设备利用率最大化;

充电效率精准化: 120KW大功率配置确保30分钟内补能80%,契合商业楼区域车主“短停快充”需求,减少排队等待时间;

服务场景多元化: 场地与合伙人的汽车服务中心无缝衔接,充电车位与洗车工位、保养车间形成动线联动,车主可在充电间隙完成车辆养护;配套洗手间就近设置于充电区域,解决用户基础需求,构建“充电不闲置、服务零距离”的一站式体验生态。

中镉超充建站案例丨山东聊城站:“充电桩+”模式激活区域充电新生态-有驾

04 指导备案

中镉超充配备备案专员,全程协助客户梳理政策文件、准备申报材料,针对聊城当地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审批流程,提供一对一指导。从场地证明、电力协议到安全评估报告,备案专员逐项跟进材料审核进度,确保备案环节零延误,助力场站快速通过政府审批,缩短建设周期。

05 生产发装

充电桩等设备由中镉超充完备的生产工厂生产,所有120KW双枪直流桩均通过国家级安全认证,具备智能温控、漏电保护、过载防护等多重安全功能。生产环节严格把控工艺标准,运输过程采用防震包装,确保设备完好抵达现场。安装团队持证上岗,按照标准化流程完成设备吊装、线路接驳及调试,同步接入中镉超充智能管理平台,实现设备状态远程监控。

中镉超充建站案例丨山东聊城站:“充电桩+”模式激活区域充电新生态-有驾

06 摄像头安装

场站全域覆盖高清监控摄像头,实时画面同步接入中镉超充平台后台。通过平台算法分析车流高峰时段、充电桩使用频率等数据,动态优化运营策略;突发事件可通过系统自动预警,运维团队第一时间响应处理。合伙人通过手机APP即可实时查看场站充电量、收益数据及设备运行状态,实现“远程管理+精准运营”。

中镉超充建站案例丨山东聊城站:“充电桩+”模式激活区域充电新生态-有驾
中镉超充建站案例丨山东聊城站:“充电桩+”模式激活区域充电新生态-有驾

07 效益

场站投运后形成多维度效益叠加,成为区域新能源生态构建的核心支点:

经济价值凸显: 聊城充电站投运后迅速打开市场,形成稳定的流量转化。依托中镉超充平台的运营策略支持,场站营收持续增长,投资回报周期显著优于行业常规水平,“充电桩+汽车服务”模式带动合伙人汽车服务中心客流量提升40%,形成“充电引流—服务消费”的复合收益链,拓宽盈利维度;

• 社会价值显著: 10个快充车位日均服务100多辆电动车,有效填补聊城商业圈的充电设施缺口,解决车主“找桩难、充电慢”问题,同时有效减少碳排放,助力地方交通领域节能减排,为绿色城市建设提供实质支撑;

• 生态价值延伸: 中镉超充以专业服务与创新模式,不仅为合伙人构建多元收益体系,更通过“充电桩+”生态整合消费场景,激活区域新能源经济活力,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实现企业效益与社会价值的双向提升。

聊城站:“充电桩+”模式下的解题新范式

聊城场站的成功,本质是中镉超充“专业+温度+创新”理念的深度落地——以全链条专业能力打通建站各环节,从场地评估的精准数据到施工工序的标准化管控,确保项目高效落地;以建群协同的“陪伴式服务”赋予场站温度,从实时沟通群内高频次的进度同步、备案材料的清单化指导到建设问题的“小时级响应”,让合伙人全程感受“有伙伴并肩”的安心体验;用“充电桩+”思维激活生态价值,实现充电引流与衍生消费的闭环。

这种模式让充电站超越单一功能属性,既成为可持续盈利的资产,又化身“有温度的城市公共空间”和“绿色发展单元”,为新能源基建提供了兼顾商业效益与社会价值的解题范式。

中镉超充,一个引领新能源充电领域革新的大数据运营平台,隶属于中镉(浙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由浙江省电气行业协会零碳产业发展部部长李建乐先生携手多家新能源集团公司共同缔造。

我们率先在全国推出了合作建站新模式,通过城市合伙人快速在全国范围内高效布局快充电站,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同时,经过多年的深耕细作与市场拓展,中镉超充已经建立了“能源数字化、能源互联网”的双轮驱动体系,实现了技术与市场的齐头并进。我们专注于为各城市提供一站式的充电站服务,涵盖站点评估、设计规划、站点运营、线上引流以及线下赋能等多个维度。通过我们的全方位、一体化运营策略,各城市的充电站得以更加精准地定位市场需求,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运营效率。

在2025年,我们进一步引入了资本的力量,为平台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资本赋能,我们得以更好地服务那些拥有场地资源的公司或个人,为他们提供高质量的充电设备,共同推动新能源充电行业的繁荣发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